◎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圆峤:yuánqiá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传说中的仙山。常指隐士、神仙所居之地。唐顾况《送从兄使新罗》诗:“几路通圆嶠,何山是沃焦?”唐陆龟蒙《四明山诗·石窗》:“山应列圆嶠,宫便接方诸。”明袁宗道《封知县刘公墓志铭》:“不得于武,去而神仙。三变入道,蓬莱圆嶠,下视簪组,不满一笑。”
1、该画中岛屿有着巨大的圆形平顶,前方三角状青绿山体夹峙着红色道观建筑群,山间点缀各式林木,这是传说中的道教海上仙山圆峤山。
2、道院以“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一气贯通的三个院落为主体,衔连左右“三官殿”、“斗姥阁”、“圆峤”,更有两庑内室“黍居”、“鹤巢”簇拥着。
3、美好的风景令他诗兴大发,他欣然命笔,写下《千丈岩》绝句:“圆峤移来东海东,梵王宫在最高峰;试将法雨周沙界,千丈岩头挂玉虹。
4、莫论圆峤,休说方壶。
5、银潢作界”,联曰“玉宇琼楼天上下,万壶圆峤水中央”。我凌风去天涯路,飘渺飞扬随处,玉宇琼楼无数,颔首频回顾。
6、宋郑清之《千丈岩》诗:“圆峤移来东海东,梵王宫在最高峰。
7、142、第157句:稳护方壶圆峤??神山的神话典故。
8、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记》说:“冈阜崔嵬,楼台显敞,齐东溟圆峤之殿;抗西极化人之宫,牵剑阁之灵威,尽归行在;簇峨眉之秀气,半入都城。
9、李涵虚,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茅桥镇凌云乡李家湾村人,原名元植,于峨眉山遇吕洞宾及张三丰二仙,授以大道,得丹法秘要,于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成道,乃改名西月,字涵虚,号长乙山人,又称圆峤外史。
10、此画为当时流行的斋室图,是针对“圆峤书屋”这个斋室名特别设计的山水画作。
11、又闵一得弟子陈颐道,号圆峤真逸,在其诗作《孤山咏谢凝素》中言:著《金仙证论》及《慧命经》二书,今为僧柳华阳所刻。
12、方壶与圆峤,相去无黍米。
13、自称于峨眉山遇吕洞宾及张三丰,授以大道,乃改名李西月,字涵虚,号长乙山人,又称圆峤外史。
14、银潢作界”,联曰“玉宇琼楼天上下,万壶圆峤水中央”。
15、明夏允彝《太湖赋》:“是以方壶、圆峤之逸侣,蓬莱、方丈之仙灵;时乘风以遥集,感漫羡以遐征。
16、《云笈七签》卷七八:“纵赏三清,遨游五岳,往来圆峤,出入方诸。
17、其中有山,一曰岱与,二曰圆峤,三曰方壶,四曰瀛,五曰蓬莱。
18、争奈女娲补天之时,斩鳌足立四极,移圆峤于琅琊,沉岱舆于海底,仙药不全,非修炼难成仙也””。
19、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20、何处有,方壶圆峤,弱水波翻。
21、料蓝蔚隐蓄慈悲,聊凭双阙梯崇,望银涛放声痛哭,哭到海枯石烂,激出丈长鼻腻,掬付龟鳌,嘱稳护方壶圆峤,近约十二万年后,跟踪蹑迹,?侬斫玲珑别式乾坤。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