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便房:biànfá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古代帝王、诸侯王等墓葬中象征生人卧居之处的建筑,棺木即置其中。重臣死后,亦有受赐而享此殊遇者。《汉书·霍光传》:“赐金钱、繒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篋,璧珠璣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樅木外臧椁十五具。”颜师古注:“服虔曰:‘便房,藏中便坐也。’……如淳曰:‘《汉仪注》天子陵中明中高丈二尺四寸,周二丈,内梓宫,次楩椁,柏黄肠题凑。’便房,小曲室也。如氏以为楩木名,非也。”晋张载《七哀诗》之一:“毁壤过一抔,便房啟幽户。珠柙离玉体,珠宝见剽虏。”《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四年》:“又令将作为贤起冢塋义陵旁,内为便房,刚柏题凑。”清吴伟业《永和宫词》:“玉匣珠襦启便房,薤歌无异葬同昌。”2.休息之所。晋潘尼《桑树赋》:“从明储以省膳,憩便房以偃息。”

1、《新唐书?韦弘机传》:“弘机令开程左右为四便房,撙制礼物,裁工程,不多改作,如期而办。
2、墓室中心是梓宫、便房和黄肠题凑。
3、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在这里让人看得一目了然。
4、死,汉宣帝“赐给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
5、下有司议,皆曰:“昌陵因卑为高,积土为山,度便房犹在平地上,客土之中不保幽冥之灵,浅外不固,卒徒工庸以巨万数,至然脂火夜作,取土东山,且与谷同贾。

6、玉匣珠襦启便房,薤歌无异葬同昌。
7、使用“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者“天子之制也”。
8、赐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藏椁十五具。
9、墓室的中心是梓宫、便房、黄肠题凑。
10、便房则是到梓宫前歇脚的房间。

11、【出处】宋?秦观《录宝林事实》:“方寺之未大时,便房曲道各自为家,山川之胜蔽亏隔阂者十六七……矧今制度一新,神工天巧廓然披露,可以岸巾凭几而尽得之。
12、司马望奉祭,进皇帝蜜玺绶于便房神坐。
13、旁修建坟墓,内为便房,
14、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者,天子之制也”。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者,天子之制也”。
15、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下》:“?哀帝?又令将作大匠,为贤起冢义陵傍,内为便房,刚?题凑,外为徼道,周亘数里。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