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忠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68
更新于

元忠:yuán zhō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大忠。《逸周书·武顺》:“元忠尚让。” 朱右曾 校释:“元忠,忠之大者。”★ 1.後魏人,景穆帝之後。孝明帝时,位太常少卿,出帝泛舟天渊池,命宗室诸王陪宴,忠愚而无智,性好衣服,着红罗襦,绣作领,碧紬袴,锦为缘。帝谓曰:「朝廷衣冠,应有常式,何为着百戏衣。」忠曰:「臣少来所爱,情存绮罗,歌衣舞服,是臣所愿。」帝曰:「人之无良,乃至此乎。」见《魏书·卷十九上》;《北史·卷十七》。2.字号。(1)宋、周良之字。(2)宋、孙谔之字。(3)宋、万俟卨之字。(4)宋、刘瑾之字。(5)宋、王寓之字。(6)明、应良之字。(7)明、许令瑜之字。(8)明、张廷臣之字。(9)明、陈于陛之字。

1、魏元忠传》:“元忠始名真宰,以诸生见高宗,高宗慰遣,不知谢而出,仪举自安。

2、明李东阳《弘治庚戌三月十五日殿试读卷东阁次都宪屠公韵》:“状元忠孝何人是,遥见炉香上玉宸。

3、夏校本记:“曹元忠校:‘《鹤林玉露》引作“雁团”。

4、大元忠诚为您服务

5、金史右丞相乌古论元忠、左卫将军仆散揆等尝燕集,有所窃议,宗道即密以闻。

6、与左史江融、左仆射魏元忠善。

7、掖元忠辞气不屈,思止怒而倒曳元忠。

8、高欢部将李元忠与高乾合力平殷州,斩杀了尔朱羽生后,开始公开反对尔朱氏。

9、时高祖虽内有远图,而外迹未见,尔朱羽生为殷州刺史,高祖密遣李元忠举兵逼其城,令乾率众伪往救之。

10、元忠少厉志操,居丧以孝闻。

11、敦煌历史上的曹元忠时代

12、开宝三年(970年),曹元忠累官至奉国保塞功臣、归义军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西平王。

13、张说横下一条心,咬定他没有听到魏元忠说过谋反的话。

14、李元忠,赵郡柏人人也。

15、中宗景龙元年7月,太子李重俊与左羽林军大将军李多祚等发动兵变失败,“是时,三思之党兵部尚书楚客与侍中纪处讷等又执证元忠及升,云素与节愍太子同谋构逆,请夷其三族,中宗不许

16、郭弘霸为了讨好上司,竟自愿去尝魏元忠的粪便,堪称无耻之尤!

17、李详《赠曹君直舍人元忠》诗:“阊门飞阁架通波,四姓衰微逝景过。

18、向中宗表示反对,安乐公主竟说:”元忠是山东傻瓜,他有什么资格议论国家大事。

image.png

19、宋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拍天海浪拂日峰,琼尺裁成锦机句。

20、郑元忠关押100多天而没有审判,据说与袁芳烈的态度有关。

21、与左史江融、左仆射魏元忠有交情。

22、如《汉书?刑法志》说“陵夷至于战国,……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肋、镬亨(烹)之刑”,《旧唐书?魏元忠传》说:“既诛贼谢天下,虽死鼎镬所甘心”,《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说“臣令人持璧归,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请就汤镬”。

23、郭弘霸端着尿液看了半天,闻了闻然后一饮而尽,魏元忠大吃一惊极力劝阻(心想,没听说你还会医术啊),郭弘霸却没有一点为难之色,咂巴咂巴嘴品味再三说:“甘者病不瘳,今味苦当愈。

24、出处宋?陆九渊《与周元忠》:“疑而后释,屯释之极,必有汲汲皇皇,不敢顷刻自安之意,乃能解释。

25、宋黄庭坚《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戏作竹枝歌三章和之》:“南窗读书声吾伊,北窗见月歌《竹枝》。

26、丘神气清古,而志行修洁,尤善词赋,族人左庶子方庆及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称荐之。

27、此画中倒书“大宋乾德四年(966年)……”题记,以及关於敦煌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修缮寺院的记录

28、元忠将志诚僭物,悉数取献,乃由朝廷遣使按治,授元忠为留后,并传旨再逐志诚,令戍岭南。

29、时元忠特承宠荣,当朝

30、李元忠传》:“久相嘉尚,嗟咏无极。

31、他本是魏元忠帐下的一个书记官,为了自己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不顾国家安危,不惜卖主求荣,伪造魏元忠手迹制造梨花反词,致魏元忠陷入冤狱。

32、时州境灾俭,人皆菜色,元忠表求赈贷,俟秋征收。

33、奏请陛下监国,元忠密进状云不可

34、昌宗又引凤阁舍人张说令执证元忠。

35、此墓早期被盗,墓室北端出翰脱赤神道碑1座,碑面镌刻:“大元忠遂国公神道之位”。

36、《新唐书?魏元忠传》:“阉竖者,给宫掖扫除事,古以奴隶畜之。

37、《旧唐书?魏元忠传》:“且上智下愚,明暗异等;多算少谋,众寡殊科。

38、其年,徐敬业据扬州作乱,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督军讨之,则天诏元忠监其军事

39、讲史的代表作是《新编五代史平话》?据曹元忠说是宋刻巾箱本。

40、从世宗猎,上欲射虎,元忠谏止之。

41、昌宗私下拉拢凤阁舍人张说,许以美官,请他证实元忠说过这话。书修成后,迁右史、内供奉,兼知考功贡举事,后又擢任凤阁舍人。

42、元忠惧不自安,上表固请致仕。

43、又有《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44、元忠辞行时,对太后说:“臣老矣,今向岭南,十死一生,陛下他日必有思臣之时。

45、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

46、对上述一切,左仆射魏元忠向中宗表示反对,安乐公主竟说:“元忠是山东傻瓜,他有什么资格议论国家大事。

47、《唐书?苏安桓传》载:“履正中之基者,用元忠为龟镜”。

48、前蜀杜光庭《张崇胤修庐山九天真君还愿醮词》:“宛然凝碧之中,迥秀洪波之上。又谓魏元忠及杨再思、李峤、姚元崇、李迥秀等曰:“休?谙练边事,卿等十不当一也。

49、元忠刚直,殊恶之,以其事露朝士。

50、命与元忠举兵于西山,仍与大军俱会,擒刺史尔朱羽生。

51、是时,三思之党兵部尚书宗楚客与侍中纪处讷等又执证元忠及升,云素与节愍太子同谋构逆,请夷其三族,中宗不许。

52、乌古论元忠,本名讹里也,其先上京独拔古人

53、这……”魏元忠有些难为情。

54、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三:“李元忠曾贡文襄王蒲桃一盘,文襄报以百缣。

55、《云阳集?跋贺元忠遗墨卷后》),至正八年(一三四八)犹在世。”清戴名世《<闽闱墨卷>序》:“获从诸君子之后,而荷司衡之任。

56、墓志一盒,志盖呈盈顶形,边长93厘米,上有金代著名书法家党怀英篆盖“大金故金紫光禄大夫乌古论公墓志铭”,志文为李晏撰、邓俨书丹,窝论为女真乌古论部人,其子四人,均为金朝官吏,其四子元忠尚金世宗女鲁国大长公主,官居尚书右丞相驸马都尉任国公,是窝论家族中最显赫者。

57、传》:“元忠虽居要任,初不以物务干怀,唯饮酒自娱,大率常醉。

58、魏元忠传》:“君侧之人,众所畏惧,所谓鹰头之蝇、庙垣之鼠者也。

59、《云阳集?跋贺元忠遗墨卷后》),1348年(至正八年)犹在世。

60、从弟李元忠为北齐的奠基人之一。

61、时刺史尔朱羽生阻兵据州,元忠先聚众于西山,仍与大军相合,擒斩羽生。

62、元忠尝奏则天曰:“臣承先帝顾眄,受陛下厚恩,不徇忠死节,使小人得在君侧,臣之罪也。

63、《北齐书?李元忠李密等传论》:“及高祖东辕,事与心会,一遇雄姿,遂沥肝胆,以石投水,岂徒然哉!

64、元忠至乡里,竟自藏其银,无所赈施。

65、时突厥与吐蕃数犯塞,元忠皆为大总管拒之。

66、《新唐书?魏元忠传》:“阉竖者,给宫掖扫除事,古以奴隶畜之。贤士归心,虽为阉竖所危,天下嗟痛,犹有能履以不骄,图国亡身故也。

67、元忠惧不自安,上表固请致仕。大安三年,为西京留守,致仕。

68、自元忠下狱,臣见长安城内,街谈巷议,皆以陛下委任奸宄,斥逐贤良,以元忠必无不顺之言,以易之必有交乱之意,相逢偶语,人心不安。

69、他为求富贵,曾替魏元忠、来俊臣尝粪。

70、其实,就唐朝,乃至从古到今的整个中国社会而言,无论制礼作乐还是讲经修史,不都是“周公”而非“周姥”吗?正因为有这样的文化传统,所以当我们在史册中看到魏元忠激烈地反对安乐公主当皇太女时,会视他为忠臣烈士;而看到祝钦明主张让韦皇后充当祭天亚献,则斥之为奸佞小人。

标签: 元忠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元忠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8860.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