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选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65
更新于

考选:kǎo xuǎ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通过考查或考试选用人员。《宋史·选举志三》:“及两京皆置敦宗院,院皆置大、小学教授,立考选法,如《熙寧格》出官,所涖长贰或监司有二人任之,乃注授。”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选庶吉士之始》:“今会试后,考选庶吉士,人谓始於 文皇帝 永乐 甲申科。”《儒林外史》第七回:“现今考选科、道在即,你我的资格都是有指望的。” 孙中山 《<民报>周年纪念演说词》:“考选本是 中国 始创的,可惜那制度不好,却被外国学去,改良之后,成了美制。”★用考试来监别人员能力,藉以作为任用的依据。 【造句】经过严格的考选后,他终于如愿进入银行工作。 ★以考试来监别人员能力,作为任用的依据。《儒林外史.第七回》:「考选还在明年,你要等除服,所以担误。」

1、崇宁三年(1104年)设置书学、画学、算学等专业学校,采用太学三舍法考选取士。

2、报考理科强化班的学生要求高考选考理科科目。

3、1907年两江总督府考选派往美国留学。这是两江总督牛鉴和他的仪仗队。

4、采用混合传球比赛并采用短传作为补充,也依赖于球员处理传球的直觉,能够通过让球队对球进行大量逼压来应对混合传球,由此限制对方球员可以思考选择的时间,从而增加他做出错误决定或者传出坏球的可能性。

5、考选广西道御史,巡视两浙盐政。

6、他在浙江提学任上,考选公正。

7、十六年(1659年)二月,诏命吏部考选科臣。丰田计划,成为全球11位入选科学家之一。

8、先,考选科道,吏部拟上七十八人。

9、科举制是朝廷开设科目公开考试,然后根据考试成绩来选取人才,分别授予官职的一种制度。从英国文官考选制度看清末科举制的衰亡

10、吏部每年考选官吏,放榜公布。

11、考选部政务次长”董保城承诺将尽快核对回应,并将着手拟定警察特考的命题大纲,会向典试委员会反映。

12、1948年,继任国民政府考选部部长。

13、不论聘任或考选干部一律打破身份、行业界限,唯贤是举。

14、嘉靖元年(1522年),考选贡生,进入太学学习。

15、朝廷规定各州普遍设立武学,并仿儒学立考选升贡法。

16、1971年8月任“考选部”常务次长。

17、如隆庆三年恩选贡例,惟琼山、定安、澄迈、会同等县考选,余各州县以一时远不及试,竟置不录,致使朝廷浩荡之恩,远方臣子勿获沾被。

18、清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上:“考选故有部属,有同知,兹选俱省台,时谓一榜尽及第,而庸陋厕朝班矣。惟以本书所述若干故事内容与后传《卧虎藏龙》有相当关连,不宜全省;故附识于此,当作「反面教材」可也!

19、主考选州贡法,仿儒学制,宣和二年(1120)罢废。

20、会试中之五经魁《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来春又中了第十名会魁,殿试二甲,考选庶吉士。

21、美国纽泽西道场的林间天然帐蓬区三迁工部郎中,考选广西道御史。

22、异途经保举,亦同正途,但不得考选科、道。

23、行取工部主事,考选户科给事中。

24、岁丙寅,诏举天下循吏备考选,余首列之荐剡。

25、繇丁丑进士考选兵给事中,殉节死。

26、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公开考选引进各类人才420人。

27、以上官子弟之聪敏好学者)、经提学官考选提拔的廪增附生、及满州勋臣子弟、先贤后裔等。

28、陈大齐历任北京、台湾、政治等大学教授,及政治大学校长、考试院秘书长、考选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等。

29、为适应军事斗争、教学、考选武举的需要,宋神宗于元丰三年(1080年)命令当朝最高学府国子监司业朱服等人组织力量校定、汇编、出版上述七书。

30、科考选秀:科举考试,天子门生,征召秀女,选秀,选妃。

31、聪敏好学者)、经提学官考选提拔的廪增附生、及满州勋臣子弟、先贤后裔等。

32、三十八年,负责考选贡士。

33、1978年,经统考选派赴法国进修。

34、一九六一年三月,政府任命周邦道为考选部政务次长。

35、裁撤法院后,在《法院编制法》之外的一些法院组织形式开始出现。第六章: “民初法官考选制度的形成和实践” 。与审检厅设置上的困难相比,对法官的考试选任持续存在。

36、但“考选部”昨晚解释,题目并未超出命题大纲;有“立委”也挺“考选部”,公务员更应了解大知己知彼。

37、明沉德符《野获编?科场?阁试》:“士人自锁闱?廷之外,其试事最重者,无如吏部之考选科道。

38、4月28日,崇祯帝御中左门,召考选诸臣,五人为班递进,问足兵足食之计。

39、乾隆六年(1741年)考选贡生。

40、时值考选,外吏多假缮城、垦荒名,减俸行取,都御史刘宗周疏论之。

41、是年力荐来鹏考选,然课卷中献诗云:“一夜绿荷风(一作霜)剪破,嫌它秋雨不成珠。在一次阅改学生的课卷时,他把学生卷中“首施两端”错认为笔误,改批为:“当作首鼠”。

42、考选入都,贫不能行赂,拟授部曹。

43、后回原籍应试,中秀才,又考选贡生。

44、哲宗元符二年(1099)通令诸州行“三舍法”,考选、升补,悉如太学。

45、从权力一元到三权分立,中国近代社会权力体系的重构可以视为社会各层面政权管理体制上的转变。作为对德、日政体仿效的结果,近代中国对审判独立的认识集中体现为建立独立的司法审判机关,以考选方式选任出独立进行司法审判的法官。这种认识也建立在对传统审判体制否定的基础上。

标签: 考选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考选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8862.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