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庭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40
更新于

仙庭:xiān tí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仙人住所,仙境。 汉 刘向 《列仙传·邛疏》:“寝息 中岳 ,游步仙庭。”

1、诸姓宗源多由福建蒲田迁此,蔡姓于明代由金石镇石门村迁居于此,方姓来自仙庭村,历来诸姓各安其业,和睦相处。

2、遥望而拜祭蓬莱仙山,希望能到达仙人居住的异境仙庭。

3、后方渐改知梅州,方动并未随兄去梅州,而是在潮安居下来,并创乡于海阳县登云都沙埕(今潮安县浮洋镇仙庭乡)。

4、仙庭地势低平,海拔214米。

5、1933年私塾并为私立仙庭小学,建国后称仙庭小学。

6、林厝村民多避居仙庭村内,朱厝村民流亡异乡。

7、云台山与其他山势构成天然八卦形态,为天地藏书之处,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壶里洞天”的仙庭胜景就在这里。

8、四月日寇进驻仙庭,村民常遭奸淫掳掠,历4年,村民遭杀30余人,日寇的疯狂屠杀,激起村民奋起反抗,他们常配合抗日游击队,同日寇进行斗争。

9、1950年7月~1951年7月任广东省潮安县第六区仙庭小学校长。

10、仙庭村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俗称山埕,由仙庭、朱厝,田心3个自然村组成.仙庭村创乡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始祖由福建蒲田县刺桐巷迁此。

11、后世张天师道陵追寻壶里洞天的仙庭来云台山传道,与大弟子王长赵升在云台山得道飞升,从此云台山便成为“道教祖庭”,又是阆苑仙境的一处绝妙福地。

12、建国后,仙庭筑闸防咸水,安揭引韩渠贯境内,灌溉自由,旱涝保收。”仙庭村溪环水绕,紧临棺江,沿溪皆筑寨墙,今仍育断垣残壁可辨。

13、仙庭村铸造铜锣的传统工艺,已有140多年的历史。

14、仙庭1901年已有“仰高书斋”、“双益书斋”二私塾,学生50余人.文质公祠曾为习武馆。

15、仙庭村素有革命传统。

16、1927年9月23日,南昌起义军南下潮汕,仙庭农会积极组织农民赤卫队配合起义军同浮洋的“白派”民团作斗争。

17、汉刘向《列仙传?邛疏》:“寝息中岳,游步仙庭。

18、1958年为防涝修增畔至新溪院大排沟,1963年于中漓北支仙庭溪段建水泵一台,灌地400亩,1981年又建水泵一台,灌地800亩.余耕地灌安揭,北关引韩二水。

19、寝息中岳,游步仙庭。

20、今居潮安仙庭和揭阳东林、山下、秦厝头、蛟龙、桐坑、东浦、北坑、三洲、霖田等地的林姓乃“宋九牧”之大牧,曾任惠州刺史的林景渊的后代。

21、上接仙庭下别源。

22、最早为国民伪警察局,后作为当地居民的升仙庭。

23、汉刘向《列仙传?邛疏》:“人以百年,行迈身轻,寝息中岳,游步仙庭。

24、西地仙庭却因太子此举分为两派。

25、张、等11姓其中以方最大,约占本村人口1/2,这一支方姓便是入主潮汕地区的四支方氏中的其中一支,系潮安仙庭方氏派之后。

26、仙庭方氏派系之开基祖为方动。

27、创办铜锣铺的旧址,至今仍留下了“仙庭铜锣城”的美称。

28、华侨多居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及港澳地区,并设有“仙庭旅港同乡会”。

29、清】洪升的《长生殿?情悔》写到:“虽谢尘缘,难返仙庭。

30、作者却反其意而用之,先逐层分写,写风柔浪和、写湾宁椰轻、写人居仙庭、写冬无严寒。

标签: 仙庭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仙庭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9076.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