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祸灾:huò zāi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灾害;灾难。《国语·楚语下》:“祸灾不至,求用不匱。”《荀子·劝学》:“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清 刘大櫆 《伯兄奉之墓志铭》:“如有祸灾,令身任之,公无与焉。”
1、哀死亡,以荒礼哀区礼,以吊礼哀祸灾,以桧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2、怠慢(松懈,不谨慎)忘身(自己应守的规范),祸灾乃作(起,发生)。
3、乃恻然怜之,躬考天曹簿籍,日辰甲子,福祸灾祥,毫分缕析,流传于世。
4、伯夷列传》:“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5、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6、有祸灾则须置守也。
7、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8、故火烛一隅,则室偏无光;骨节蚤成,空窍哭历,身必不长;众无谋方,乞谨视见,多故不良;志必不公,不能立功;好得恶予,国虽大不为王;祸灾日至。
9、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
10、02大魔王黑霭扑人寒,冷气侵体颤,刹魔出泉台,人间多祸灾。
11、应试路过河中界,天外飞来大祸灾。
12、祸灾荐臻,莫尽其气。
13、三杯入肚出府外,惹下了塌天大祸灾。
14、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
15、孩儿被擒在番邦外,隐姓埋名躲祸灾。
16、因为汤明的后裔在当时居无定所,四处游荡,而且为了躲避祸灾,多藏于草荡、沙荡、海荡、湖荡之中,被时人蔑称为“荡民”,因而史称曰:“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17、班前班后会常开,注意安全免祸灾;希望大家都记牢,别拿生命当儿戏。
18、嗜杀人民为草寇,到底岂能免祸灾。
19、救大难,祸灾免,呼菩萨,观音现。
20、乱德,民神杂扰,不可放物,家为巫史,享祀无度,黩齐明而神费蠲,嘉生不祥,祸灾荐臻,莫尽其气。
21、闻之,喟然叹曰:“古之善为人臣者,声名归之君,祸灾归之身。
22、今天降祸灾于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
23、真是地辟天开,清除妖孽祸灾,祥瑞喜庆都来。
24、在情路上,邦妮屡战屡败,虽然标梅已过,但她仍坚信自己魅力不凡,以寻觅金龟婿为人生目标,经常摆出一副专家口吻,教导其它三个姐妹如何结识有钱男人,可惜她的方法其实都只是一堆浮夸空谈,又不肯承认自己年华渐去、粉褪花残,已是明日黄花的事实,因而常常碰壁,令自己和好友焦头烂额,丑态百出,不但讨人讪笑,更因此惹上祸灾。
25、若空欲追远,不知考择,居今行古,更致祸灾。
26、积不善违礼失礼,家庭一定不会长久兴旺发达,祸灾会殃及后代子孙。
27、参与审理案情的官员吓得连夜奔劝汪进屈从豪门以免祸灾。
28、仲尼闻之,喟然叹曰:“古之善为人臣者,声名归之君,祸灾归之身。
29、大王若以此不信,则小者以为毁谤,大者患祸灾害死亡及其身。
30、我若有心向国太,老天与我降祸灾。
31、但他同时是嗜杀、血腥,人类祸灾的化身。
32、其于祸灾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
33、否则,灾祸灾难有生命危险。
34、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35、至今,他还是智慧的大敌,人类的祸灾。
36、《?冠子?王?》:“游敖同品,祭祀同福,死生同爱,祸灾同忧。
37、我荣五族,逆我致祸灾。
38、凶礼的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39、他得天独厚,威严、敏捷、久战不倦、孔武有力、魁梧壮伟。至今,他还是智慧的大敌,人类的祸灾。
40、凡王之会同、军旅、甸役之祷祠,肄仪、为位、国有祸灾,则亦如之。他反对“好得恶予”,认为“好得恶予,国虽不大为王,祸灾日至”。
41、劝你休要惹祸灾,莫家有势又有财;官家见他让三分;阎王见他要下拜。
42、伍之人祭祀同福,死丧同恤,祸灾共之。
43、释义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44、忘记过去的灾难,就会给未来带来祸灾。
45、乐极苦悲生,福极祸灾至?就是福报与苦报的平衡道理。
46、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47、子车仲行遭祸灾。同恤,祸灾共之。
48、【出处】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你那厮损人安己,惹下祸灾。
49、惟夫人之福祸灾祥,固本于天,非探知造化之理者,不能细究而明之。
50、纳我荣五族,逆我致祸灾。
51、欧洲传统以来深信:祸灾的严重性取决于人们脱离火情现场的成功率。
52、赵瑜率队,五作家察访祸灾真相;矿工诉说,众难友揭秘国字煤田。
53、《国语?楚语下》:“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
54、他是力量与权力的象征,嗜杀、血腥,人类祸灾的化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