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孙吴:sūnw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春秋时孙武和战国时吴起的并称。皆古代兵家。孙武著《兵法》十三篇。吴起著《吴子》四十八篇。《荀子·议兵》:“孙吴用之,无敌於天下。”杨倞注:“孙,谓吴王闔閭将孙武;吴,谓魏武侯将吴起也。”南朝梁简文帝《雁门太守行》之一:“少解孙吴法,家本幽并儿。”唐李渤《喜弟淑再至为长歌》:“长兄少年曾落托,拔剑沙场随卫霍。口里虽谭周孔文,怀中不舍孙吴略。”宋范仲淹《上执政书》:“臣僚之中,素有才识,可赐孙吴之书,使知文武之方。”清洪昇《长生殿·剿寇》:“军令分明,争看奋鹰扬堂堂元帅。端的是孙吴无赛,管净扫妖氛毒害。”2.三国时吴国,因王室姓孙,历史上也称孙吴。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十·宁国府》:“府东南一百五里……汉宛陵县地,后汉建安十三年,孙吴分置寧国县。”★人名:(1)称孙武与吴起。二人皆精兵法,善用兵,世人每并称之。(2)称孙膑与吴起。孙膑为孙武之后,善兵法,故亦与吴起并称。三国时孙权所建立的吴国,后人称为「孙吴」。也称为「大吴」、「东吴」。
1、孙吴兵法,却利于山林沮泽。
2、孙吴都督周瑜略施小计,设下群英会宴蒋,并借蒋之手盗去假造之曹营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之反书,曹果中计,怒斩蔡、张二人。
3、曹魏建立户调制为北朝继承,孙吴最初则继续推行汉制,并结合曹魏制度做了改革。
4、论孙吴士风的变迁对陆机出处之影响
5、陈吉老宋,仙游人,字子州,少通春秋三传,学孙吴兵法,绍兴初除京东提刑,收复宿、毫、徐、海四州,除扬州安抚使,严阙渡之禁,创策应之法,大修州城,不数月而事集,时秦桧主和议,吉老力黜之,卒宦。
6、正是孙吴大帝孙权。
7、西晋统一南方后,孙吴旧制还有所保留。
8、这种风格对后世吴三桂的“利用”、“昭武”及其孙吴世王番的“洪化”诸钱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9、行政区域属于孙吴县正阳乡境内。
10、经过辨认,简牍是各时期益阳县衙署档案及公私文书,涉及人口、田亩、物产、赋税、司法等,时代为战国楚、秦、张楚、西汉、东汉和三国孙吴。
11、今日让刘琦等仓惶而逃,而让令尊率领精锐在后阻击,以此让孙吴感觉,只要击败令尊,活捉于刘琦就为期不远矣。
12、玩死孙吴意,怡神静俗氛。
13、此外,盆地的滨州断裂、讷河断裂、孙吴双辽断裂、中央断裂等壳断裂,对滨北地区的构造格局,尤其是断陷期断陷盆地的展布起控制作用。
14、楷书自颜鲁公《多宝塔碑》入手,即而转习柳体《玄秘塔碑》,后醉心于《张猛龙碑》;行书出于“二王”,旁涉文征明唐伯虎,着墨于黄道周、王铎、米芾;草书追“颠张(张旭《古诗四帖》)醉素(怀素《自叙帖》),倾注孙过庭《书谱》,于黄慎(“扬州八怪”之一)《桃花源记》着墨为多;篆书以秦《峄山碑》为宗,孙吴《天发神谶碑》为范.隶书出《曹全碑》、《张迁碑》,参之以清人笔意。
15、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投之所向,无不如意。
16、等孙吴年号,三国、两晋、南北朝出现新的镜型不多,主要沿袭汉镜的样式。宋代仿镜:有人认为宋不仿汉镜,也有人认为宋已仿汉镜,但主要是仿唐镜。
17、陆逊主张延纳刚刚返回荆州的士人,以扩大孙吴政权的影响,孙权采用了他的意见。
18、但相同的文化背景与长期的交往,造成了孙吴两大地域士人群体的逐渐融合。
19、先是赤壁一战,幸亏我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江东孙权,结成孙吴联军,又得上天助我,吹得好东风,这才一把火把曹操烧回北方,得以形成鼎足三分的局面。
20、而从三国孙吴到南朝萧齐,也有四朝建都于此。
21、孙梦卿,绰号孙吴生,学吴道子得其余趣,与武宗元齐名,尤精于大像。
22、清黄遵宪《续怀人诗》之三:“宪宪英英伟丈夫,不将韬略学孙吴。
23、部将迎其孙吴世?即帝位,改元洪化,退居贵阳。
24、宋?苏洵《上田枢密书》:“诗人之优柔,骚人之精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投之所向,无不如意。
25、其孙吴世?继位,改元“洪化”。
26、铁瓮城是孙吴立国之前经营江东的大本营、战略后方。
27、长沙走马楼出土三国孙吴纪年简牍的简称。
28、五今日让刘琦等仓惶而逃,而让令尊率领精锐在后阻击,以此让孙吴感觉,只要击败令尊,活捉于刘琦就为期不远矣。
29、孙吴统治集团原本出身寒门,受儒家礼法观念的影响较浅,崇尚世俗娱乐,在行为上则显得轻薄浮华。
30、长更折节读书,通左氏春秋战国策及孙吴兵法,时天下瓦解,每有不遇真主之叹。
31、《飞丸记?公馆言情》:“山居草宿,狐潜鼠伏,将略胜孙吴,军势振颇牧。
32、口里虽谭周孔文,怀中不舍孙吴略。
33、三国鼎立时期孙吴外交思想研究
34、《汉书?西南夷传》:“虽有孙吴将,贲育士,若入水火,往必焦没,知勇亡所施。
35、平民曹飞力图挽救明朝的危亡,针对时局,结合孙吴兵法,经10年揣摩,撰成本书。
36、其孙吴世蕃继位,改元“洪化”。
37、元英回答说:“臣才非韩白,识暗孙吴,徒以宗室之长,频荷推毂之寄。
38、彝陵之战是刘备取得两川奠基以后孙吴联盟破裂的一战,这一战役又成了孙刘两家各不相下,形格势禁,必须重新结盟以抗衡曹魏的局势,也即是决定三国在灭亡前必须维持并存局面的战役。
39、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40、合肥地处淮南重地,既利屯田戍边,又扼孙吴北取徐扬之路。
41、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42、1985年,吴会清之孙吴连枝再续拳谱。
43、遥闻将军攻城野战,合于机神,虽不视兵书,?与孙吴同契……但得精骑五千,以将军之才,何向不摧!
44、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
45、先生学问渊博,著述丰富,今列于后:《学苑》一百卷,《孝经》、《论语》序注十二卷,《三礼序》一卷,注《尚书》、《毛诗传》一卷,《老子内外集》四卷,《玉匮记》三卷,《三国志赞述》一卷,《抱朴子注》二十卷,《世语阙字》二卷,《古今州郡记》三卷,并造《西域图》一张,《帝王年历》五卷,《续临川康王世说》二卷,《太公孙吴书略注》二卷,《员仪集要》三卷,《七曜新旧术数》二卷,《风雨水旱饥疫占要》一卷,《算术艺术杂事》一卷,《卜筮略要》一卷,《灵奇秘奥》一卷,《举百事吉凶历》一卷,《登真隐诀》二十四卷,《真诰》十卷,《合丹药诸法式节度》一卷,《本草经注》七卷,《肘后百一方》三卷,《梦书》一卷,《效验施
46、营建孙吴时太初宫旧址为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