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继烛:jì zh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一支接一支地点燃蜡烛。 唐 戴叔伦 《留别宋处士》诗:“留欢方继烛,此会岂他人。” 宋 苏轼 《次韵李公择以诗相迎》之二:“相从继烛何须问,蝙蝠飞时日正晨。”

1、加以山房寂远,泉清松密,以讲席间时,僧事余日,广讯众典,披览为业;或专日遗餐,或通夜继烛,短力共尺波争驰,浅识与寸阴竞晷。
2、唐白居易《选人入试继烛判对》:“将期百?之后,思苦弥精;何意一场之中,心劳愈拙。
3、宾朋亦既醉,主人请继烛。
4、《资治通鉴》卷237宪宗元和二年十一月胡三省注:“唐学士多对浴堂殿,李绛之极论中官,柳公权之濡纸继烛,皆其地也”,即道出翰林学士应召于此的传统。
5、《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他的那笔小楷又写的飞快,不曾继烛,添注涂改,点句勾股,都已完毕,连草都补齐了。
6、务须尽一日之功,以完此课,不许继烛给烛。

7、限你不准继烛,把三文一诗作完。
8、《旧唐书?柳公权传》:“充翰林书诏学士,每浴堂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泪揉纸继之。
9、一般书院的月课,如同科举考试,学生黎明登堂,封门发题,当日交卷,不能继烛。
10、《留别宋处士》诗:“留欢方继烛,此会岂他人。
11、每浴堂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液揉纸继之。每个浴间都有一个圆穹,或使

12、每饮率以三锾,继烛即倍之。
13、《次韵李公择以诗相迎》之二:“相从继烛何须问,蝙蝠飞时日正晨。
14、每浴堂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液揉纸继之。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