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词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63
更新于

鼓词:gǔ c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 鼓辞 ”。曲艺的一种。 明 清 时流行于我国北方。 清 贾凫西 作有《木皮散人鼓词》一说鼓词即鼓书,为大鼓的旧称。也有人认为,鼓词即 元 明 间流行的词话,或系词话的直接发展。现在则多指各种大鼓的唱词脚本。 震钧 《天咫偶闻·外城西》:“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剙於八旂子弟,其词雅驯,其声和缓,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 徐珂 《清稗类钞·音乐·鼓词》:“唱鼓词者,小鼓一具,配以三絃。二人唱书,谓之鼓儿词。亦有仅一人者, 京 津 有之。大家妇女无事,輒召之使唱,以遣岑寂。”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 明 清 两朝,南曲为盛,中 清 以后,曲就衰微。其行世者,鼓辞絃索诸调,声益变而辞益纷。” 蔡元培 《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兼且成年的人爱看的书报与图画,爱听的笑话与鼓词,不免有不宜于儿童的。”★一种说唱艺术。表演者自击鼓板以说唱。参见打鼓说书」条。

1、后世发展成为鼓词和弹词。

2、名为“词话”,实际上是鼓词。

3、而鼓子词则影响到后世的说唱音乐鼓词。

4、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艺,因多系盲人操业,又被称为瞽词、盲词:因鼓词以唱为主,人们又把演唱温州鼓词称为“唱词”;因鼓词演唱与民间陈靖姑(俗称“陈十四娘娘”)信仰有关,艺人常到娘娘庙唱大词,所以也称“娘娘词”。

5、相声、歌曲、鼓词等。

6、如是,瑞安鼓词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了。

7、正唯如此前人评价邱二斋是“以品以学两皆有当”,并将他与同时的两位山东名人相比并,一个是《续金瓶梅》的作者丁耀亢,一个是《木皮散人鼓词》的作者贾凫西。

8、取材于鼓词《小扫北》。

9、马紫笙爱好文艺,善著鼓词。

10、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单弦儿牌子曲儿,小快板儿,大鼓词儿,越说越唱我越带劲儿。

11、近来有很多沉湎于听鼓词、玩斗叶的人,这习惯太放纵,亟应该制止他们。

12、演唱温州鼓词的伴奏乐器,别具一格。

13、温州鼓词流行于温州地区的说唱形式。

14、滁州人唱起这样的"花鼓词”。

15、时至今日,对宝卷、弹词、鼓词、地方戏等民间艺术的研究已全面展开,并且在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16、返里后傀然奇异,若疯似癫,轻忽礼法,好说稗官野史,常以一鼓一板跨乡入镇,走街串巷演唱鼓词。

17、另写有评书、鼓词、剧本等。

18、直接用“鼓词”为名的,则始于明末清初贾凫西的《木皮散人鼓词》,但只有没有说,内容是借历代兴宣泄牢骚,与一般演说故事的鼓词不同。

19、那时我知道唱大鼓的,但没见过,可知道鼓词和快板相似,是合辙押韵的白话词儿。

20、丁佩城又传授给他中篇鼓词《满汉斗》。

21、较之其它县区,瑞安鼓词之风尤盛。

22、明代流传下来的曲艺作品,主要有词话《大唐秦王词话》,鼓词《大明兴隆传》、《乱柴沟》、《孙武子雷炮兴兵救孔圣》及1967年出土的《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丛刊》中的十几种词话本。

23、所写《木皮散人鼓词》,嬉笑怒骂,寄寓了亡国之恨,应为山东大鼓已在流传的根据。

24、见《龙凤金钗传》鼓词。

25、1952年创作鼓词《杨秀之发明装订机》。

26、滁州人唱起这样的“花鼓词”。

image.png

27、瑞安鼓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8、《木皮散人鼓词》风格拙朴,时以乡谚、土语入篇,俚不伤雅,尤能声韵铿锵,朗朗上口。

29、出处:清?侯芝《再生缘》序:“十年来拼置章句,专改鼓词,花样新翻。

30、鼓词为宋时越中主要曲艺形式。

31、塘下还是南戏和温州鼓词的重要发源地。

32、诗赞系统的讲唱文学,他论述了宋代的涯词、陶真,元代的词话,明代的弹词和鼓词等。

33、《观剧绝句》、《木皮散人鼓词》、《万古愁曲》3种,以诗、鼓词、曲之形式,抒心中不平之气,发千古兴替之慨,是为咏史之作。

34、运用十三辙写戏词、鼓词、歌词等韵文时应注意些什么

35、亦见《香莲帕》鼓词。南方鼓词,另有源流

36、这一类鼓词的篇幅都比较大

37、温州鼓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38、她还经常在工作之余陪老人聊天,带老人外出旅游散心,经常想方设法买补品给老人补养身体,播放鼓词、音乐给老人听,放松老人的心情

39、鼓词的名称,起于明代。

40、形成于北方,一般认为由鼓词衍变而成。

41、这揪心的鼓词,唱出了沂涛农民忧怨

42、现存最早的鼓词,为明代诸圣邻所作《大唐秦王词话》(一名《唐秦王本传》、《秦王演义》),八卷六十四回,述唐太宗李世民征伐群雄、统一天下事。

43、着有《木皮散人鼓词》?《淡圃恒言》?《淡圃诗草》等。

44、东岸均有分布,现有鼓词艺人300左右。

45、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徐渭的《渔鼓词》中也有过关于花生的记载:“洞庭橘子凫茨菱,茨菰香芋落花生,娄唐九黄三白酒,此是老人骨董羹。

46、曲艺(相声、快板、拉场戏、二人转、单出头、故事、鼓词等)。

47、合作)、《首都颂》,创作鼓词《雪山情》。

48、于是温州鼓词得以新生

49、这种演艺,大约就是鼓词的前身。

50、取材于《小扫北》鼓词。

51、《木皮散人鼓词》从三皇五帝一直说到明末崇祯吊死煤山,是带有批判性质的讲史

52、木皮散人鼓词,中国明末清初鼓词集。

53、此剧取材于《杨家将》鼓词。

54、〖贾应宠〗明末清初著名鼓词作家字思退,一字晋蕃,号凫西,又号澹圃,亦称木皮散客、木皮散人、木皮子。

55、宋?赵令?《商调蝶恋花》鼓词:“弹到离愁凄咽处,弦肠俱断梨花雨。

56、作品有《海水正蓝》、《你是我生命的缺口》、《不说话,只作伴》、《人间好时节》、《时光词场》等多部。温州鼓词最兴盛时共有职业艺人200多人,民间艺人达300多人;遍布城乡的书词场有80多处,每天鼓词听众多达三万。

57、《木皮散人鼓词》一卷,明代贾凫西撰。

58、温州鼓词、温州道情、温州乱弹深为温溪人所喜爱,旧式民居也具温州特色。

59、明清时期,青田鼓词极为流行。

60、鼓词、弹词及时调中常以“三、三、四”十字句组成唱词,称为“攒十字”。

61、十三岁习鼓词技艺,师承侯福祥,后过堂陈宝焕。

62、现在,我正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王长友研究员合作,把我多年来搜集的材料全面加以整理,编一部《海外藏中国小说戏曲俗文学书录》(包括小说、弹词、鼓词、宝卷、大鼓、戏曲等等),希望一些新发现的孤本小说、戏曲能引起有关出版单位的重视,得以影印行世。眼睁睁看着大量歌曲,伴着“商业片”“平庸”片,在银幕上来去匆匆,只留下瞬间印痕;看着歌曲成了呆滞村妇的呢喃、粗野汉子的淫曲俗调、道公巫婆的“咒语”随着“探索片”“寻根片”一道“返璞归真”;看着许多歌曲成了孤独汉子、寂寞女郎的宣泄,让他们甩着长长的拖腔,一味唱苍凉、唱深沉、唱迷离、唱调侃。

63、《木皮散人鼓词》的曲词,时以乡谚、土语出之,俚不伤雅,尤能声韵铿锵,朗朗上口。

64、取材于《香莲帕》鼓词。

65、由宋金鼓词演变而来。

66、见鼓词《紫金镯》。

67、到了明代,就出现了与今天大鼓相同的鼓词,最早的当推明末《大唐秦王词话》,又名《秦王演义》。

68、温州鼓词有唱有说,以唱为主。

69、华盖山还有好多风俗习惯,如抬高阁、首饰龙、温州道情、温州鼓词、温州昆曲瓯剧(温州乱弹)、插香柚等。

70、写歌词、相声、鼓词。

71、平调鼓词的演唱以平调曲牌《锁南枝》、《小桃红》、《山披羊》为主体,混杂着宁波走书的“四平调”和越剧的“呤叮调”。

72、鼓词,俗称“唱词”、“门头敲”。清代初年以后,鼓词演唱相当兴盛。

标签: 鼓词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鼓词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9567.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