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蜂腰鹤膝:fēngyāohèx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诗律八病中的两种。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间细,有如蜂腰;一说,指全句皆浊音而中一字清音者,谓之蜂腰。鹤膝,有三种说法:一为五言诗两联中的第五字和第十五字同声;一为全句中首尾两字平声而第三字仄声;一为全句皆清而中一字浊。南朝梁锺嵘《诗品·总论》:“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閭里已具。”金史肃《别怀玉》诗:“蜂腰鹤膝曾搜句,兔角龟毛不论禪。”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阮龙光》:“诗不解蠭腰鹤膝,字不能蠆尾蝇头,卯酉参商,随笔凑合。”亦省作“蜂鹤”。宋陈造《赠张德恭》诗:“少日试推敲,未脱蜂鹤病。”参见“八病”。
1、《宋苏轼?和孔密州五绝五首之四》:“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2、【出处】钟嵘《诗品序》:“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
3、一领四五六字句,上二下三、上三下二句,上三下四、上四下三句,四字平句,五七字浑成句,要合调无痕;重头叠脚,蜂腰鹤膝,大小韵,诗中所忌,皆宜忌字。
4、凡见山势秀拨独尊者,大抵为火星所结成,此处于中心出脉,起伏开帐,谓之辞楼下殿,其势忽高忽低而有序,其下则重重穿帐过峡寻挨念多,方能自老变嫩,自粗变细,有凶变吉,此为龙脉造化之妙用,但是穿帐过峡二者各异,以言穿帐,为龙脉伏而即起形迹甚微,两旁偶有遮护,亦仅之避风吹用巳,苟非著名地师,往往忽略不见,至于过峡,乃龙真形发现处,寻龙者必须特别留心,龙峡名目甚伙,兹举其最重者,当推蜂腰鹤膝为紧真,余则有穿田过,渡水过等十数种名称,峡名虽多,而峡之形迹,总以活动秀丽细短为美,散漫臃肿,偏枯粗直为恶,又忌穿壑损坏,风吹水动,又须外山来扶,各种贵器相护,如旗鼓剑印,日月笏等,要知穿帐为龙之曲折脱卸,转折之字句不一,要过峡之字句,须与出脉结穴及入首处字向相同,要知开帐穿心,为少有之贵格,所以不多见。
5、何谓蜂腰鹤膝?
6、展气时,隆隆庞大,即蜂腰鹤膝。
7、宋苏轼《和孔密州五绝?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8、《诗品》要说“蜂腰鹤膝,闾里已具”了。
9、至平上去入,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
10、又《苏轼诗集》卷十五《和孔密州五绝?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11、王渔洋答刘大勤曰:蜂腰鹤膝双声叠韵之类,一时记不能全,须检书乃可条答。
12、大殿背靠百山祖山脉,依山托起,来龙秀气,蜂腰鹤膝;门前案峰重叠,明堂招展;左右辰寅眷顾,如诗如画,实属一方风水宝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