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90
更新于

八旗:bāqí 基本解释:[the“EightBanner”oftheMannationalityintheQingDynasty]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制度,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人的后代称八旗子弟,后多借指倚仗祖上有功于国而自己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详细解释:1.清代满族户口以军籍编制,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正白、正黄、镶黄为上三旗(亦称内府三旗),隶属亲军,其余五旗为下五旗。清初将归附之蒙古、汉人,又编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任将领。旗民军籍为世袭。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清昭槤《啸亭杂录·八旗之制》。2.对清军和满族的称呼。清昭槤《啸亭杂录·太宗伐明》:“帝率八旗劲旅抵燕,围之匝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颁行诏书》:“誓屠八旗,以安九有。”萧红《小城三月》:“她们是八旗人,也就是满人。”★◎八旗bāqí[the“EightBanner”oftheMannationalityintheQingDynasty]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制度,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人的后代称八旗子弟,后多借指倚仗祖上有功于国而自己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满清时户口的编制,以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来区别,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三类。清.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八旗都统》:「八旗次序,以镶黄、正黄、正白为上三旗,其余为下五旗。行军或行猎,则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为左翼,余为右翼。」

1、四事实上,不止“怪罪”这么简单,当时刑部、议政大臣总结出李绂“罪凡二十一事,当斩”,是雍正皇帝特别开恩,才免死,遣去八旗通志馆。

2、其祖上跟顺治皇帝入关,是满族八旗的黄带子。

3、没落的八旗子弟白连旗拿出了祖上留下的最后一件宝贝《兰竹图》,和家奴德子装模作样的找到古玩店陈掌柜想卖个好价钱。

4、相对而言,雍乾年间,由于大规模战事的减少,八旗生丁得到了充分休息,生齿日繁。

5、我们虽然是高干子女,但是决不作玩物丧志的“八旗子弟”。 

6、近期创作剪纸作品《八旗铁帽子王》、《神仙图系列》、《特色人体》剪纸。

7、近畿多八旗庄地,直隶亦京兆股肱,皆宜致之富饶,始可居重驭轻。

8、八旗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

9、满族八旗与汉军八旗朝夕相处,满汉之间早已相互影响。

10、而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左右辅政,共管八旗事务”并实际掌权。

11、《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有:“富察,本系地名,因以为氏。

12、有此八旗子弟,满城焉得不颓?

13、本书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培养八旗子弟各方面技能的重视。

14、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

15、另据清靖远大将军和硕肃亲王豪格等奏报:“臣帅师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南部,侦得逆贼张献忠,列营西充县境,随令护军统领鳌拜等,分领八旗护军先发。

16、努尔哈赤统率八旗军西渡辽河之后,长驱直前,指向四虚无援的孤城宁远。

17、因首创于以满族为主体的八旗子弟,故名。

18、参考《钦定八旗通志?烈女传》。

19、③清王朝覆灭后;八旗贵族断了皇粮;不少只会吃喝嫖赌、百无一能的纨绔子弟沦为乞丐。

20、合演了《八旗子弟》并演唱了主题曲《两妞》。

21、满清的“八旗军”入关时曾是“威如雷霆”的精锐之师,但后来文恬武嬉,成为纨绔子弟。

22、和驻防八旗,驻防八旗分驻全国各地,禁旅八旗就驻扎京师。

23、始建将军衙门公署十一栋三十二间,将军府署六栋二十二间,八旗档案房八间,税课司三间,仓库司二间,演武厅三间,守城房八间,嫩江航运看船坊二间,银库及看守房五间,器物库六间。

24、极为叹异,携入《八旗志》书馆存档。

25、迁居塔尔巳哈台的原索伦营官兵重新恢复八旗,组建塔尔巴哈台“新满营”,驻进新绥靖城。

26、与满洲八旗、汉军八旗构成八旗军的整体,皆以兵籍编制。

27、在这一过程中,八旗制度曾为国家的同一,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立下了汉马功劳,其曾经顺应时代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一面应该给予肯定。

28、凡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年满十四岁至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度的备选秀女,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不再参加。

29、尤其是为了夺取全中国统治权,皇太极创立的汉军八旗有重要意义。

30、初,喀尔喀凡三部;及是,土谢图汗十七旗滋息至三十八旗,乃分二十旗与策棱,为赛音诺颜部。

31、国初自定中原后,复遭三逆之乱,故八旗士卒,多争先

32、而满洲八旗的主力则按旗驻扎在北京城内外,人们称之为“驻京八旗”,也叫禁旅八旗或京旗。

33、帝率八旗劲旅抵燕,围之匝月,诸将争请攻城,帝笑曰:“城中痴儿,取之若反掌耳。长益爱敬肫至,尝制纱厨以进,暑必赖之,事母妃于慈训凛如也,侍疾不解带者匝月。

34、1926年,西安反围城胜利后,仿效苏联莫斯科的红场将清八旗校场改称红城。

35、清代统治者为本民族及宗族子弟设立八旗官学、宗学、觉罗学等多种学校,此类学校注意清(满)文字习写及骑射技能的训练。

36、到了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清军原有的八旗和绿营部队已难以应付,取代它们的是以湘军为代表的勇营部队。

37、又上骑竹马的8人,周旋驰逐,像八旗兵。

38、同治四年(1865)考入八旗官学教习,武英殿校录,授职内阁中书。

39、后来这八旗又分为上三旗,下五旗。

40、新附军民中凡力能自赡者,均各安本业,不准令其投充为奴。汉民有原隶八旗为奴仆者,谓之“投充”,主遇之虐,亦亡去。

image.png

41、这是一首名叫《接爱根》的满族情歌,它描写清代满族八旗子弟保卫祖国疆土英勇打败罗刹(即沙俄),妻子喜迎丈夫凯旋而归时所唱的歌曲。

42、清代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

43、蒙古八旗产生于盟旗制度之前,与盟旗制度不同,直属清廷。

44、雍正间,八旗佐领等有以印子钱?所部旗丁者,世宗谕禁革。

45、这些皇帝都曾提倡宣读《圣谕广训》,以巩固统治;演唱《大有年》、《万民乐》,颂扬”八旗一统,国泰以安”。

46、乾隆十五年十一月,乾隆帝让弘瞻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御书处、药房事务。

47、北京的饭庄,兴起于清代末叶的慈禧垂帘听政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一向讲究“吃点、喝点、乐点”的满洲八旗贵胄不许经商,这是“大清律”的明文规定。

48、在晾鹰台大阅八旗劲旅。

49、编入汉军八旗的兵丁,不再是分属满洲八旗的奴隶,而是国家直属的军队。

50、根据当时形势,内阁大臣分管户部事务的克勤郡王庆惠(克勤郡王爱新觉罗?庆惠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克勤毅郡王岳托后裔,庆惠为第十四代克勤郡王)等为协济八旗兵饷,奏请“捐铜铸钱”,咸丰帝准奏,命庆惠、文瑞等督办。

51、至此八旗满臣都已被康亲王拢络,孝庄将最后一丝希望寄托于索尼身上,而孝庄未来得及造访索尼便传来了平西王吴三桂领兵进京的消息。尽管因为如此,早就有辍学的决定,克里斯塔遭遇了许多人的反对,但他称道,在看完一个电视采访索菲亚.劳伦的姐妹后,他的决心已定。

52、始建于1904年,学校历史悠久,当时称为“八旗子弟”小学。

53、俗姓苏,出身辽宁汉军八旗士族之家。

54、这类演唱,通称为八旗子弟乐。

55、又是你看见八旗兵丁甚苦,食不充饥,衣不遮体,请我主圣明裁决呀?

56、元1736年一1795年),有部分八旗子弟也参与了此业的经营。

57、至清代已有史可查,多为八旗子弟茶余酒后玩耍、观赏的小技艺,与“蝉塑毛猴”属同类小工艺。

58、护军营:护军营为守卫紫禁城的卫队之一,由满洲、蒙古八旗每佐领下选17名精锐者组成。

59、按清制规定,护军营人员都由八旗满洲和蒙古兵的精锐者充当,每旗设护军统领一人。

标签: 八旗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八旗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9744.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