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烛微:zhúwēi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观察入微。宋洪适《辞免除右仆射兼枢密使第三表》:“臣器非任重,识不烛微。”宋陆游《德勋庙碑》:“沉机独智,烛微察远。”
1、全曲谐趣而又锋利,幽默而又深刻,它像一根闪着冷光的魔棍,批却中窍,洞幽烛微,把看似不可一世的封建统治者逗弄得哭笑不得。
2、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曹操,既是一个文韬武略、远谋深算的政治家、军事家、权相,又是一个内心丰富、感情细腻的诗人、丈夫、父亲;既是一个生性多疑、善玩权术的阴谋家,又是一个着眼大局、不计私怨的智谋家;既权倾朝野、洞幽烛微,又难舍亲情、难断家事。
3、知人论世洞幽烛微,辨奸揭伪直捣黄龙,这需要有胆更要有识。
4、烛微先几炳易道,多能余事非所论。
5、全书文字舒展漂亮,如行云流水;评论尖锐深刻,可洞幽烛微。
6、蜡烛微弱而温和的亮光,掩盖了她身上和脸上的小毛病麦茬在手腕上留下的划痕,眼睛里流露出的倦容,这些毛病在日光下也许就会暴露出来。她的那张脸曾经害了她,现在她的高度热情在她的脸上产生了美化的效果,表现出一种冰清玉洁的美,带有一种近似王后的庄严。
7、没有什么人对童心的体察比泰戈尔更洞幽烛微的了。
8、作者观点鲜明,言辞犀利,洞幽烛微,鞭辟人里。
9、作品以洞幽烛微的体察和喻性喻理的笔墨刻画出北宋大儒范仲淹一生浮沉,几经进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仍情系天下,眼望帝阙,怀抱理想,不甘沉沦的顽强心志。为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传承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一烛微火,燃尽自己光照人间的优良品质与道德风范,北工大建工学院师生及海内外校友联合发起建立“蒋璜基金”。
10、平淡而不平庸,平凡而能平静,在离群索居,无伴独处中思索,追求创造,高瞻远瞩,洞幽烛微。
11、宋洪适《辞免除右仆射兼枢密使第三表》:“臣器非任重,识不烛微。
12、与人性的洞幽烛微的感想,表明了一种积极而又周到的智慧。
13、示例:清?马建忠《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谓能洞幽烛微,提纲挈领,非徒钻故纸者可比。
14、关于梁山的权力结构、座次之谜、英雄与情色之关系等等,作者洞幽烛微,尽发前人未发之覆。
15、初时蜡烛并无动静,习久之后,蜡烛微微晃动。
16、作品以洞幽烛微的体察和喻性喻理的笔墨刻画出北宋大儒范仲淹一生浮沉,几经进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仍情系天下,眼望帝阙,怀抱理想,不甘沉沦的顽强心志。
17、作者站在三者的交叉点上探幽烛微,因而能见人所之未见,道人所之未道。
18、在文采斐然的描述、叙事中溶进丰富鲜活的阅历和洞幽烛微的感受。
19、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
20、鉴赏有的放矢,不拘一格,力求能够含英咀华,洞幽烛微,文字生动、优美、流畅,引领读者在阅读的愉悦中获得理性启迪和美感享受。
21、既然面对的是一个变通的时代,就需要更加丰富复杂的知识结构,这样,一方面要“广”,纵横于各种文化类型之间;另一方面要“深”,洞隐烛微,明察秋毫。
22、他说,薄一波同志的新著是一部知人论世、史论结合的宏著。知人论世洞幽烛微,辨奸揭伪直捣黄龙,这需要有胆更要有识。
23、何士光最善于洞幽烛微,从细小的事件中开掘深刻的主题,这篇小说正显示和表露了他的这种风格与特色。
24、另一方面,作品也探幽烛微,从诸多历史人物身上,洞悉他们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
25、欧战爆发以后,被战争及其后果所震惊的西方思想家,正各抒己见,探幽烛微。
26、《第十一诫》的魅力和成就,不仅得益于叙事语言的卓然风致,也受惠于作者对现实的冷静观察和洞幽烛微。
27、宋陆游《德勋庙碑》:“沉机独智,烛微察远。
28、犀利的眼光和洞幽烛微的观察力是社会所需要的,在世风日下的今天,人们也同样渴望着善良与平和带来的一片片绿荫。
29、明明华汉,下烛微躯。
30、宋慈,一位倦于宦海升沉的老人,一位晚年痛失爱女、饱受凄楚的老人,洞幽烛微之下,以自己亲行力检的一个个奇冤疑桉,为法医检验的陌生领域推开一道古老而沉重的大门。
31、教师引导学生尝析《庖丁解牛》:“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的“硎”字难住了学生,这位老师先是联系《劝学》中学过的“金就砺则利”的“砺”,和以前学过的“砥”字引导学生辩析,虽说都是磨刀石,但有细别;而后又联系“雕、琢、刻、镂”虽都有“刻”的意思,同样有细微差别;他三言两语,以新联旧,洞幽烛微,分得明明白白,有这样功底深厚的服务生在这里关照,还愁学生“尝”不出“茶”的滋味吗?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