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持论:chí lùn 基本解释:[present an argument] 把自己的主张发表出来;立论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汉书·儒林传》持论公允持论有据●详细解释:立论,提出主张。《汉书·儒林传·瑕丘江公》:“ 武帝 时, 江公 与 董仲舒 并。 仲舒 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 韩魏公 妻弟 崔公孺 ,持论甚正,公喜与之语。”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六》:“ 荆公 持论,多不犹人。”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我们坚持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持论和当时 香港 以及西南某些时论不同。”★◎ 持论 chílùn[present an argument] 把自己的主张发表出来;立论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汉书·儒林传》持论公允持论有据
1、二百同时,作者对历朝历代的慈善救济效果还旁征博引各类史料进行了客观评价,持论公允而中肯,不随意虚夸亦不任意抹杀。
2、其持论多訾毁道学,讥评气节,而诋?新建太过,言多失实,论笃者弗与也。
3、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所长杨汝万教授将出席主持论坛其他出席论坛的嘉宾包括立法会议员刘秀成教授城市规划委员会都会规划小组委员会副主席黄景强博士城市规划委员会乡郊及新市镇规划小组委员会副主席赖锦璋先生共建维港委员会东南九发展计划检讨小组委员会主席陈伟群博士及规划署副署长黄婉霜女士。
4、可是姚先生的文章持论闳博通达,国藩能够粗略的懂得写文章,是由姚先生启发的。
5、他肯定上海来信“持论有极精透者”、“俱切中中国情弊”。
6、论者认为梁孟昭“持论绝佳”。
7、虽然人们大多认同“孟不及王”,但有人持论公允,辨证地看待这一问题;
8、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
9、之后,专家组组长、中国针灸学会会长李维恒教授主持论证评审。
10、200卷,参与辑成《黔诗纪略后编》30卷,《略补》3卷,他负责《黔诗纪略后编》各诗家的传证工作,对清代贵州诗人的生平事迹遗闻逸事,考证精详、持论平允。
11、关于明代的市民文学,本文持论如下:流传于城市中,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与娱乐享受;
12、汪端自幼熟读史传,深谙人情物理,持论极为老成。
13、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
14、基于概念的理论和方法,我们能够对句子的语义蕴涵和语用蕴涵进行区分。必能明其义蕴,斯识见定,理解精,持论有本有末,以之
15、立朝持论公允,推贤让能,自谓手执此笔,掌铨衡、刑狱,最怕误黜、错杀。
16、同时,作者对历朝历代的慈善救济效果还旁征博引各类史料进行了客观评价,持论公允而中肯,不随意虚夸亦不任意抹杀。
17、作者持论未敢自信言必有中,却努力做到言必有据,论必己出。
18、濒湖谓常山、蜀漆有消痰截疟之功,须在既散表邪,提出阳分之后,用之得宜,神效立见,持论极为中肯。
19、财乃润家之宝,气为造命之由,助人情性反为仇,持论何多差谬!
20、Asp.net站点上的支持论坛,每天都有数千名知识渊博的
21、他不动声色地将国家大事处理得妥妥贴贴,《明史》评价他“居政府持论平,不事操切”,“以安静称帝意”。
22、一百三同时,作者对历朝历代的慈善救济效果还旁征博引各类史料进行了客观评价,持论公允而中肯,不随意虚夸亦不任意抹杀。
23、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24、严助传》:“朔、皋不根持论,上颇俳优畜之。
25、万念俱灰的康南海,此时却被伯公强迫娶自己不喜欢的人为妻,便决定娶仆女为妻。《汉学师承记?朱笥河先生》:“先生友某公强先生见之,先生持论侃直,不稍下。
26、某报创刊以来,一向持论公允,所以人人爱读它。
27、《中论》对时弊有所针砭,不过作者持论比较中庸谨慎,一般不指斥时事,所以显得辞旨邈远,较少锋芒。
28、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他的文章“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
29、章炳麟《焦达峰传》:“持论刚断,不苟言,竞走蹴鞠皆兼人。
30、吴教授持论公允。
31、又承泽沿门户馀波,持论皆存偏党。
32、书中持论平允,且无门户之私。
33、予固心知周氏之意,而持论小异。
34、因为浪漫主义概念宽泛,研究者持论不一,对于浪漫主义文本的指涉也比较杂乱,类的划分存有很大分歧。
35、类书辨识、考证、校勘、辑佚,引籍谨严,持论精辟。
36、《幸存录》书中说:“东林之持论高,而于筹边制寇,卒无实着。
37、论曰:起恒虽罕济变才,然居官清,事主忠,遭际末造,行巳持论,确守其素。
38、辜鸿铭在西方文学家中喜欢引述华兹华斯,在中国文论家中比较欣赏袁枚,但对这两个文学家的某些持论都十分不以为然,因为他们都在一定意义上注重文学形式,贬抑文学道德本体内涵的价值,这样的观念无论如何难以为辜鸿铭所接受。
39、【出处】宋?孔炜《文安谥议》:“其学务穷本原,不为章句训话,其持论雄杰卓立,不苟随声趋和。
40、清曾国藩《圣哲画像记》:“姚先生持论闳通。
41、而命学各流派,门户也繁杂泛滥,这就势必形成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状况,有的术士对命学精典体会不深,持论有悖命理精蕴;有的根本就不在命理上下功夫,而用哗众取宠。
42、先是,给事中方士亮论密云巡抚王继谟不胜任,保定参政钱天锡因夤缘给事中杨枝起、廖国遴,以属延儒,及廷推,遂得俞旨。今上登极方穷治正待间恶党系台狱者数十人公乃数其罪状以为当诛而不可赦其严于惩恶又如此然连及巨?疏入月余不报公疑焉焦劳感疾乃恳乞退休疏入上始得俞旨有月廪岁隶以宠其归归逾年忽构疾而逝?嘉靖癸未四月某日也讣闻上恻然赐祭葬如制公行甚笃自逸庵殁后家益落授徒内供母养高祖葬?山久失守倍价赎之从兄刚老而无子以田赡之终身从子鉴少孤以故?之其夫妇继没葬皆公治且为抚其诸孤各有室家又尝修谱系置墓田为收族计甚悉治家严肃尝语诸子当以谦持盈内书柳氏家训以兄?骼必瘗虽□蚁弗忍残与人交不以存亡异情自筮仕以来所居官必尽职求称其在言路持论必存大体耻掇拾长短以自为名李文正。
43、姑妄听之一》:“守愚曰:‘公生长富贵,故持论如斯,寒士不贫贱骄人,则崖岸不立,益为人所贱矣。
44、由于没有搜索引擎的流量,每天的注册量已经由高峰期的一、二百降到二、三十,大家只能靠在其它论坛发宣传帖来维持论坛的人气。
45、(樊川文集卷十二上李中丞书)以杜牧的眼光看来,当时国计民生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藩镇跋扈与外族侵陵,他主张削平藩镇,加强统一,收复失地,巩固国防。〖出处〗唐?裴延翰《〈樊川文集〉序》:“然骚人之辞,怨刺愤怼,虽援及君臣教化,而不能拈洽持论;相如、子云,瑰丽诡变,讽多要寡,漫羡无归,不见治乱。
46、曾荣获中央电视台先进个人、中央电视台“十优”青年提名等称号,所著论文《服务类专题节目呼唤专家型主持人》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优秀播音与主持论文二等奖。
47、曾国藩初学桐城派古文,推崇姚鼐,以为“姚先生持论闳通”,自称“国藩之粗解文章,由姚先生启之也”。
48、其临大事,善持论引义,慷慨如此。
49、更寄情于艺事,推衍张惠言词学,谭精研思,持论精审,为常州派(清代词学有浙派和常州派之分:秀水〔浙江嘉兴〕朱彝尊选辑《词综》,论词以“清空”为宗,一时作家,相习成风,是为浙派。
50、全书以历史主义学派对以往历史抱以“同情的理解”的史观进行理论分析,注重历史情势,持论公允,见解深刻。
51、《九谷考》考证了梁、黍、稷、稻、麦、大豆、小豆、麻、?九种农作物,纠正了历来流传的误释;《释宫小记》博考群书,根据文字声韵的特点,确定栋梁的本义;《释草小记》收有《释藜》、《释蓬》、《释荼》、《释萑苇》、《释芸》、《释荔》、《芄兰疏证》等,都是专题考证的重要著作;《释虫小记》所收的《螟蛉蜾蠃异闻记》、《蜜蜂记略》、《鸬鹚吐雏辨》、《蛞蝓蜗牛本草正讹记》、《改正尔雅??牝牡转写互讹记》、《马齿记》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考证论文,引据确凿,持论精警,结论明确,纠正了不少传统文献的积误,恢复了有关事物的本来面目。
52、《太平御览》的不少论述虽持论平稳,不求新奇,却寓意深刻,抉发了问题的本质,给人以诸多启示。
53、杂论诗”论古今诗家,持论有独往独来之概。
54、《新唐书?岑文本虞世南等传赞》:“文本才猷,世南鲠谔,百药之持论,亮、思廉之邃雅,德?之辞章,皆治世华采,而?汩於隋,光明於唐,何哉?
55、虽多为权奸柄国而发,而持论正大,实有合尼山笔削之义,与胡安国之牵合时事,动乖《经》义者有殊,与孙复之名为尊王,而务为深文巧诋者
56、李春芳为人宽厚,居政持论平,不事操切,虽无失措之举,却总显得气魄、才力不足。
57、研究论文,通过思考一些复杂和支离破碎的细节,用涉及希尔伯特系统和熵的数学来支持论证。
58、此君生平与亮吉雅故,惟持论不同,尝戏谓亮吉曰:“予不幸早死,集经君订定,必乖余之指趣矣。
59、二百六在此背景下,那些主张持论公允、不视中国为威胁的日本人不是被边缘化,就是被指为“日奸”。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