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类悬河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81
更新于

言类悬河:yán lèi xuán hé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 南朝 齐 王僧虔 《诫子书》:“ 郭象 言类悬河,不自劳苦,何由至此。”亦作“ 言若悬河 ”。《北史·裴蕴传》:“ 藴 亦机辩,所论法理,言若悬河,或重或轻,皆由其口,剖析明敏,时人不能致詰。”参见“ 口若悬河 ”。★说话滔滔不绝如悬河之水。比喻能言善辩。南朝齐.王僧虔〈诫子书〉:「郭象言类悬河,不自劳苦,何由至此?」也作「悬河泻水」。 ★修订本参考资料:说话滔滔不绝如悬河之水。比喻能言善辩。南朝齐˙王僧虔˙诫子书:郭象言类悬河,不自劳苦,何由至此?亦作悬河泻水。 ★01.《南齐书.卷三三.王僧虔列传》引南朝齐.王僧虔〈诫子书〉:「郭象言类悬河,不自劳苦,何由至此?」★ 释义 义参「口若悬河」。见「口若悬河」条。典源此处所列为「口若悬河」之典源,提供参考。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太尉1>云:「郭子玄2>语议如悬河3>写4>水,注而不竭。」 (1) 王太尉:王衍(公元246~311),字夷甫,晋临沂人。以清谈着称,累官至司徒。西晋亡,投降石勒,后为石勒所杀。(2) 郭子玄:郭象(公元252~312),晋河南人。少有才学,好老庄,能清言。东海王越引为太傅主簿。曾为《庄子》作注。(3) 悬河:倾泻不止的河水,可指瀑布。(4) 写:音ㄒ|ㄝˋ,通「泻」。〔参考资料〕另可参考:《晋书.卷五○.郭象列传》、晋.裴启《语林》(据《北堂书钞.卷九八.谈讲》引)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口若悬河」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口若悬河」原作「悬河写水」。晋朝的郭象是玄学的集大成者,喜好《老》、《庄》,十分有才学,能言善辩,口齿伶俐,曾为《庄子》作注,流传于后世。在《世说新语.赏誉》中,记载一段太尉王衍对郭象的评语,他说:「郭象说话议论时,就像山上直泻而下的瀑布,源源不绝的灌注而下,好像永远不会枯竭的样子。」后来「口若悬河」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说话滔滔不绝,能言善辩。出现「口若悬河」的书证如宋.赵蕃〈赠耆英见过〉诗四首之一:「髯曾暇能过我,诵诗口若悬河。」书证

1、同“言类悬河”。

2、思侔造化,郭象言类悬河,不自劳苦,何由至此?

image.png

标签: 言类悬河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言类悬河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61015.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