侈心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91
更新于

侈心:chǐ xī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奢侈之心。 汉 班固 《东都赋》:“圣上覩万方之欢娱,又沐浴於膏泽,惧其侈心之将萌而怠於东作也。”《明史·李敏等传赞》:“国家当承平殷阜之世,侈心易萌。”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 隋炀帝 令 宇文恺 营建 东京(洛阳 )…… 宇文愷 迎合他的侈心,规模力求宏大。”2. 夸耀自大之心。 隋 王通 《中说·王道》:“封禪之费非古也,徒以夸天下,其 秦 汉 之侈心乎?” 宋 苏轼 《应制举上两制书》:“上失其道,而天下之士,皆有侈心,耻以一艺自名,而欲尽天下之能事,是故丧其所长,而至于无用。” 金 王若虚 《高思诚咏白堂记》:“ 乐天 之诗坦白平易……子则雕鐫粉饰,未免有侈心,而驰骋乎其外。”3. 恣肆之心。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 唐 天子久厌人间良夜,欲一观天上中秋,要与 杨贵妃 同游月宫。虽是人主侈心,亦有夙缘合往。”★ 谓有奢侈心也。汉、班固〈东都赋〉:「惧其侈心之将萌而怠於东作。」

1、作者意图总结历史的教训以垂戒来世,指出“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

2、隋王通《中说?王道》:“封禅之费非古也,徒以夸天下,其秦汉之侈心乎?

3、《明史?李敏等传赞》:“国家当承平殷阜之世,侈心易萌。

4、仰庇继又上疏,先引证仲戒商汤,召公戒武王“绝去玩好,故圣德光千载”史实,接着分析:“若侈心一生,不可复遏,恣清纵欲,财耗民穷。

5、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隋炀帝令宇文恺营建东京(洛阳)……宇文恺迎合他的侈心,规模力求宏大。

6、公恨不得面陈所怀,乃抗论“近年以来,虚国家帑藏,竭生民膏血,以奉无用之土木,皆丁谓、王钦若启上侈心之所为也,不诛死,无以谢天下。

7、既而侈心一启,佳兵不祥,东有茶、陀之败,西有甘州之丧,此狃于常胜之过也。

8、侈心益骄汰,出语颇夸诞。

9、尝言内帑余财,不以恤荒济军,则人主必生侈心,而移之于土木祷祠声色之用。

10、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

11、怎样解释在李、杨这样“逞侈心而穷人欲”的帝妃之间却会出现“真心到底”、“生死不渝”的爱情呢?

12、人问其故,重矩曰:「吾今富贵,侈心易生。

13、此诗与一般的同情贫女的诗作不同,诗中没有因为里中女贫困就对她一味地赞扬,而是指出了“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即里中女不是天生纯朴,富家女也不是生来尚豪奢,而是环境使然,导致他们之间不同的原因是财富对人纯洁心灵的腐蚀。

14、种放恳切劝阻,认为有三条理由不能去长安,其一,“陛下方以孝治天下,翻事秦、汉,侈心封禅郡岳,而更临游别郡,久抛宗庙,于孝为阙。

15、恕久不进,屡趣之,恕曰:“陛下富于春秋,若知府库充实,恐生侈心,臣是以不敢进。作者意图总结历史的教训以“垂戒来世”,指出“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

16、礼部?却千里马》:“时江陵公柄国,尚矫情振厉,未肯以异物开冲圣侈心,盖

17、圣上?万方之欢娱,又沐浴於膏泽,惧其侈心之将萌而怠於东作也。

18、【出处】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侈心一萌,邪道并进。

19、作者有意识地把李、杨爱情与唐代安史之乱联系起来,写出了封建帝王和妃子的“逞侈心而穷人欲”,以致朝政败坏,藩镇叛乱,造成他们自身的爱情悲剧;同时也真实地描绘了唐代天宝年间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表现了一代王朝由盛而衰走向没落的命运。

20、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侈心焉。

21、其郊?之升歌也,乃文之无惭,侈心形焉。

22、李世民再次来到隋炀帝的宫殿,感慨万千,长叹:呈侈心,穷人欲,断言路,怎能不亡!

23、宋?秦观《财用上》:“俯仰如意,豪气浸生,货贿充盈,侈心自动。

24、《金史?世宗纪中》:“儿辈尚幼,若奉承太过,使侈心滋大,卒难节抑,此不可长。

25、明皇以侈心,委信逆虏,弥缝斯文,耽惑内嬖,烟尘四?矣。

26、仇兆鳌注引蔡梦弼曰:“五坊有?鸡,民输稻粱以供养,此皆明皇侈心自恣也。

27、且略起侈心,即损俭德,必害诸物,获罪于造物矣”。

28、陛下方以孝治天下,翻事秦、汉,侈心封禅郡岳,而更临游别郡,久抛宗庙,于孝为阙。

29、洪升在《长生殿自序》里说:“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

30、虽是人主侈心,亦有夙缘合往。

31、金王若虚《高思诚咏白堂记》:“乐天之诗坦白平易,直以写自然之趣……子则雕镌粉饰,未免有侈心而驰骋乎其外,是又未可以乐天论也。

32、《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明道二年》:“饥民有食乌昧草者,撷?进御,请示六宫贵戚,以戒侈心。

33、自昔国家?安,四夷宾服,享国日久,侈心渐生,若汉武帝之单于震慑,而有千门万户之观,唐明皇之北边无事,而有骊山温泉之幸。

34、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上失其道,而天下之士,皆有侈心,耻以一艺自名,而欲尽天下之能事,是故丧其所长,而至于无用。

35、这篇小说所以获文艺新人奖,顷刻间畅销1 00万册并被搬上银幕,同它适应了当代都市青年崇尚时髦和奢侈心理不无关系。

36、金王若虚《高思诚咏白堂记》:“乐天之诗坦白平易……子则雕镌粉饰,未免有侈心,而驰骋乎其外。

标签: 侈心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侈心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61185.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