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积温:jī wēn 基本解释:在一定时期内,每日的平均温度和某给定温度的差的总和。●详细解释:在一定时期内,每日的平均温度和某给定温度的差的总和。★ 是指一段时期内逐日平均温度的总和。这是一地环境中的气候热量资源,尤其它对生长于当地的植物(或农作物)影响极大。每种植物从生长(P)到成熟(m),所需要的累积气候热量都有一最低限度,这累积的最低气候热量限度称为积温。 积温(H)之计算公式如下: 玉米生长的最低临界温度为10℃。若 值小于10℃,则 为0,即表示玉米不生长;若 大于10℃,即表示玉米能够生长。将一地玉米可生长的温度相加起来即可得到当地的积温。早熟品种的玉米积温需2100~2400℃,若一地的积温大于此值,即表示当地适合种植早熟品种之玉米;反之,则不适宜种植玉米。
1、夏热(7月平均气温29.2~33℃,曾出现过48℃高温),冬冷(1月平均气温-10℃~11℃,最低气温出现过-28.7~-29.7℃),春旱干燥(年降水量为17.6~25.3毫米,但蒸发量极大,为2 751~3 216.6毫米),热量丰富(≥10℃积温为4 522.6~5 548.9℃),日照充足(日照时数2 900~3 100小时),昼夜温差大(平均日较差14.3~15.9℃,最大可达17~26.6℃),无霜期长(192~224天)。
2、气温日较差多年平均在10℃以上,高于南方地区,气温日较差大,利于光合物质的积累,因而积温有效性高。
3、如《本草纲目》中指出:“芥菜,久食则积温成热,辛散太甚,耗人真元,肝木受病,昏人眼目。
4、《本草纲目》亦云:“久食则积温成热,辛散太甚,耗人真元,肝木受病,昏人眼目。
5、土壤酸性强,多为黄壤、红壤和赤红壤,有机质层厚度在15-20cm以上;大山地处北回归线,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本市北部山区温凉丰雨区,日照短、多雨雾,年日照数1440h,年平均气温19℃,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3℃,积温6899至7367℃;年降雨1900-2200mm,相对湿度82%,属于很湿润地区,水流主要有大水溪,山高水冷,坑流交错,水库、山塘众多,水源充沛。
6、新疆气温日较差大,同样的日平均气温,白天升温快,香梨处于光合适宜温度的时间长,提高了积温的有效性。
7、茧有效积温较长,应提前1~2天出库;因卵期有效积温大,暖卵时,种卵出库应提前1~2天,以保证适时收蚁上山;收蚁时宜密放,避免阳光直射、晒卵片、晒蚁子、灌蚁子;大蚕期放养密度应适宜,保证良叶饱食。
8、大望路小学积温特莱酒店两家社会单位。
9、这些变化是按照数字定律进行的”。平均活动积温2875℃,年平均日照数2917小时。
10、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 . 40和456 . 09日度。
11、因脾胃蕴积温热并外感风邪所致。
12、薄膜中的结晶程度随沉积温度的升高而提高,纳米硅晶粒的尺寸由450时的1 4nm增大到5nm以上,氧化程度也随之加深,非晶介质中的氧化物逐渐向氧化硅的晶态转变,同时纳米颗粒在晶粒迁移和重排过程中局部形成特殊形貌的团聚物。
13、考虑到积温一季足够、两季不足,应采用间作来实现两季作物高产。
14、基于“以产定铃、以铃定节、以节定枝、以枝定苗”的原理,同时考虑播种日期、打顶日期、 12的有效积温、品种株型特性、肥水管理水平差异等因素来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在此基础上,应
15、主要产区地处北纬29°4′~30°,东经112°~113°15′,平均海拔27米,平均气温16.2℃,≥10℃的积温5171.8℃,绝对最低气温-12.8℃,最高气温40℃,年降水量1100毫米,相对湿度82%,无霜期262天。
16、全生育期需≥10℃积温2700度?日,采收青穗需≥10℃积温2300度?日。
17、夏緑林は気温が5℃を越えると,葉が生長をはじめ,温量指数(5℃起算の月単位気温の年間積算値)が200となるまで生長し,これに加えて,落葉に関しては,葉の生長がピークに達した後,日平均気温が5℃を下回ると葉が落ちるものとして考えている。我们认为夏绿林是,当气温超过5℃时树叶开始生长,直至温暖指数(5℃起算的月单位气温的年积温值)达到200时,并且,关于落叶,在树叶的生长达到峰值后,在日平均气温降至5℃以下时开始落叶的树。
18、久食则积温成热,辛散太盛,耗人真元,肝木受病,昏人眼目,发人痔疮。
19、多年大于或等于10以上的年积温5600 ,无霜期长达306 ? 328天。
20、在春播和夏播地区出苗至成熟分别为100~127天和90~96天,需有效积温2700℃。
21、以云南夏秋麦地区的生态条件而言,≥5℃积温为1500~1800℃,雨量为200~300毫米,日照为500~600小时。
22、需活动积温2380℃左右,秆强不倒。
23、小云兜村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平均气温10℃,积温3623℃,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746mm,年平均蒸发量885mm。
24、再往前行,攀登陡峭狭窄的岩壁,艰难地来到20余米高的悬崖洞口,需手脚并用,以绳索搭软梯才得下去,又有一厅名日潜龙宫,高100余米,长约一公里,宽约60米,这里一步一景,景景如画,从顶上往下低垂的钟乳石色泽夺目,光华四溢,令人遐想,看那“冰柱”悬垂,“白雪”皑皑,“玉竹”成片,“玉树”成林,“玉笋”出土,“玉花”盛开,“银瀑飞泻”。、西南与旺苍、北与陕西南郑相邻,北纬31°50’?32°45’,东经106°27’?107°10’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幅员面积34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7%,海拔370?2508米,山脊陡峭狭长,沟谷切割强烈,荒山、荒地、坡耕地分布面积十分广阔,土壤以紫色土、黄壤、黄棕壤为主,气候湿润,土壤干燥,年均气温16.2℃,无霜期259天,年均积温5096℃,年均降雨量1161mm,年日照1570小时,相对湿度64?79%。
25、今年除了给老塘多多施肥,也开辟了新园的池塘,新池水深较浅,光线、温度容易直达荷花根部,积温一到开得更快。
26、结果表明,水稻营养生长主要受有效积温、 15 ~ 25积温和日照时数的影响。
27、高纬度地区,积温不够,不仅产量较低,粒籽也小;低纬度地区,夏季高温逼熟,不利莲子有效养分充分积累。
28、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积温低。
29、本文对斜纹夜蛾的种群消长、性比、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以及毒力测定进行了研究。
30、在此基础上,以广东主要热带南亚热带作物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依据,从这些作物受寒害的起点温度(环境温度5 . 0 )出发,提出了寒害过程的概念,并用寒害过程低温的强度(逐日最低气温) x _ 1 、低温的持续时间(天数) x _ 2及考虑了低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综合作用的物理量负积温x _ 3这3个指标来描述寒害的强度,研究了广东历年冬季寒害的变化,分析了这3个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它们之间互相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31、由于将中、晚熟杂交玉米引入轮作,需要延长轮作周期以满足更多的积温,大约5000 ~ 5200 。
32、全生育期需≥10℃积温2550度?日,采收青穗需≥10℃积温2150度?日。
33、南江县位于米仓山南麓,东与通江、南与巴中、西南与旺苍、北与陕西南郑相邻,北纬31°50’?32°45’,东经106°27’?107°10’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幅员面积34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7%,海拔370?2508米,山脊陡峭狭长,沟谷切割强烈,荒山、荒地、坡耕地分布面积十分广阔,土壤以紫色土、黄壤、黄棕壤为主,气候湿润,土壤干燥,年均气温16.2℃,无霜期259天,年均积温5096℃,年均降雨量1161mm,年日照1570小时,相对湿度64?79%。
34、全生育期约需≥10℃积温2600度?日。
35、土壤有机碳含量不仅与年均温、降雨量及有效积温有关,而且与耕作、施肥方式等有关。
36、该虫在广东一般1年发生5代,第1代成虫出现于3月份, 11月中下旬以后若虫和蛹开始越冬;发育起点温度为11 . 01 ,完成1个世代所需有效积温为791 . 27日度。
37、≥10℃活动积温在3000℃左右地区种植。
38、摘要分析了1966 - 2003年南郑春季( 4 - 5月)低温发生情况,用12的负有效积温和最低气温划分低温对水稻的危害程度。
39、10积温间作可达到4600 ~ 5100 ,比直播多300积温,因此中、晚熟杂交玉米能够正常生长。
40、年≥0℃的积温为4427~5117℃?日,月平均气温日较差为5.1~10.9℃。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