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本纪:běn jì 基本解释:[Benji] 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又纪,理也,丝缕有纪。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史记》索隐)《项羽本纪》●详细解释:1. 根本纲纪。《管子·问》:“凡立朝廷,问有本纪。” 尹知章 注:“所问之事,必有根本纲纪。”2. 始末原委。《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愿明府勿以 仲父 之言假於小草,民请为明府陈其本纪。”3. 纪传体史书中帝王的传记。《史记·太史公自序》:“作《五帝本纪》第一。”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及 司马迁 之著《史记》也,又列天子行事,以本纪名篇,后世因之,守而勿失。”《史记·五帝本纪》 唐 张守节 题解:“ 裴松之 《史目》云:‘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本者,繫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繫之年月,名之曰纪。”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各史例目异同》:“古有《禹本纪》、《尚书》、《世纪》等书, 迁 用其体,以述帝王。”★◎ 本纪 běnjì[Benji] 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又纪,理也,丝缕有纪。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史记》索隐)《项羽本纪》★史书中记载帝王之事的一种体例。创始于司马迁《史记》一书。如〈五帝本纪〉、〈秦始皇本纪〉。 ★根本的纲纪。《管子.问》:「凡立朝廷,问有本纪,爵授有德,则大臣兴义,禄予有功。」事情的本末经过。《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秦宓传》:「愿明府勿以仲父之言假于小草,民请为明府陈其本纪。」史书记帝王之事,称为「本纪」。其例始于《史记》。《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1、在史籍《史记?夏本纪》中记载:“荥播既都。
2、然?丘,《秦本纪》作刑丘,《六国表》作廪丘。
3、力墨即《五帝本纪》提到的黄帝臣“力牧”。
4、此事记载在《项羽本纪》中。
5、《史记?高祖本纪》“母曰刘媪”裴?集解引三国魏孟康曰:“媪,母别名也,音乌老反。那女童瞅着乌老大,说道:“你果然渊博得很啊,连我这‘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也知道了。
6、如东县修建了白桐本纪念馆和烈士墓。
7、本纪】舜目盖重瞳子,项羽亦重瞳子。
9、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羹。”郑玄注:“盎,犹翁也,成而翁翁然,葱白色,如今?白矣。
10、但在《殷本纪》中,他则明确写上了:“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11、孝武本纪》:“古者天子五载一巡狩,用事泰山,诸侯有朝宿地。
12、事实上,莱芜战役之后,随着李仙洲对韩练成身份和我军战略部署的日渐了解,李仙洲颇有“非战之罪,天亡我也”的感慨。出处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13、《补史记?三皇本纪》记载:太?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
14、《史记?孝文本纪》:“故遣使者冠盖相望,结轶於道,以谕朕意於单于。
15、《史记?高祖本纪》:“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闲,可谓文敝矣。
17、《史》不录于《周本纪》,亦不过杂采异说,以传疑。
18、《史记?秦始皇本纪》:“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
19、又《史记?夏本纪》:“(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20、见卷七《项羽本纪》等。
21、这项计划以自我实践的奖励形式推行,每名参加者会获发一本纪录册,用来记录参与各项运动的模式和次数,目的是鼓励他们持之以恒,培养做运动的良好习惯。
22、本纪》:“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23、《史记?五帝本纪》:“?舜?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24、【书?秦誓】【史记?秦本纪】俱作番番。念时节番番去何许。
25、司马迁都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愿陛下深自咎责,许延忠直敢言之士,庶几明威降鉴,而善应来集也。
26、一种药用食用兼具的无毒野生植物,一年生草本,药名叫“败酱草”,异名女郎花、鹿肠马草,民间俗称苦菜,别名刺?、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为菊科植物苦定菜的嫩叶。若本文未详,则直举《辨色立成》《杨氏汉语抄》《日本纪私记》,或举《类聚国史》《万叶集》《三代式》等所
27、这本纪实书讲述了拉丁美洲一位年仅17岁、身患艾滋病的母亲的生活。
28、本纪》:“不爱珍器重?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29、《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30、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31、《史记?孝武本纪》:“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神仙之属。
32、《史记?秦本纪》:“?王??攻晋军,斩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万人。
33、又《云笈七羲?轩辕本纪》日:有窖成公善补导之术,守生养气,谷神不死,能使自发复黑,齿落复生,黄帝幕其道,乃造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即访。
34、《史记?孝武本纪》:“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馀丈,名曰泰液池。
35、《史记?项羽本纪》。
36、《史记?秦始皇本纪》:“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
37、为纪念记联成立2 0周年,执委会决定将在1 99 8年出版一本纪念画册。
38、《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鼻亭神在营道县北六十里。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