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船户:chuán hù 基本解释:(1) [boatman]∶见“船家”(2) [boat dweller] 〈方〉∶指以船为家的水上住户●详细解释:1. 以行船为业的人家。《宋史·李迨传》:“般运事稍缓则船户独受其弊,急则税户皆被其害。”《元史·食货志五》:“岁漕东南粟,由海道以给京师……脚价不以时给,收支不得其平,船户贫乏,耗损益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船户埠行,有许多代运盐斤,情愿不领脚价。”2. 指以船为家的水上住户。相对陆上人家而言。★◎ 船户 chuánhù(1) [boatman]∶见“船家”(2) [boat dweller] 〈方〉∶指以船为家的水上住户
1、漕运衙门的官吏经常勒索敲诈这些船户,暴力搜刮他们的钱财,漕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3、日记?道光十七年十二月初三日》:“襄阳船户刘茂送到舟儿一信及书卷、瓦灯。
4、伏乞皇上敕部通行闽粤督抚:严禁洋商,嗣后如有与贩鸦片及私开鸦片馆者,或被拿获,或被首告,即将洋商、船户、铺家、地保、邻佑人等,概行从重治罪,并严加处分漫无觉察之地方官。
5、元武宗即位后,推行“至大新政” ,加强海运管理,提高运粮船户待遇,海运数又逐渐攀升,形成了元代海运史上的第二次高峰。
6、根据商旅行程的基本规律,要确保其安全,关键是规范陆路脚夫、水路船户和歇店的法律责任。
7、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
8、二十四年,内外分立两运司:内司即京畿都漕运司,立于大都,管领在京诸仓出纳粮斛及运输等项事宜,下设新运粮提举司(置于至元十六年)和通惠河运粮千户所(置于至元三十一年);外司即都漕运使司,置于河西务(今天津武漕西北北运河西岸),分司临清,掌御河上下至直沽、河西务、李二寺、通州等处运粮等事,下辖有三十一纲(每纲船三十只),船九百余只,船户八千余户。
9、六怠慢?杨帆强睁开一只眼,偷偷瞄了瞄窗外,透着纸糊的船户,这外面还是黑漆漆的一片:“这鸟都还没起来,还能怠慢什么……”。
10、只是我等本都是正当船户人家,世代都在江河之中靠捕鱼为生,虽然漂泊无定,但乐得逍遥自在,江河之中水产丰富,养家糊口自然不在话下。
11、其次于出口时,取具船户甘结,不得将奸人载回,违者罪之。
12、吾家老屋在覆盆桥,距寺才一箭之遥,有时天旱河浅,常须至桥头下船,船户汤小毛即住在罗汉桥北岸,所以那一带都是熟习的地方,只可惜寺已废,但余古禹迹寺一额,尺余的大禹像竞不得见,至今想到还觉怅怅,禹陵大庙中有神像,高可二三丈,可谓伟观,殿中闻吱吱之声,皆是蝙蝠,有许多还巢于像之两耳中,但是方面大耳,戴冕端拱,亦是城隍菩萨一派,初无一点禹气也。
13、张燮编撰《东西洋考》,不仅广泛采录政府邸报、档案文件,参阅许多前人和当代人的笔记、著述,还采访舟师、船户、水手、海商,经过详细、严密的考订和编辑,并仿照宋赵汝适《诸蕃志》体例,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写成《东西洋考》。
14、葛沽先民出之灶户和船户,灶户垒灶熬盐,煮海为业,衣食都仰仗火,所以他们修建灶离庙。
16、隆庆《仪真县志?户口考》载:“有渔户,有船户,俱祖充,隶应天府六合河泊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