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红线女:hóngxiànnǚ 基本解释:粤剧演员。原名邝健廉,广东开平人。女。十三岁学艺。演旦脚。1945年后在港澳及东南亚一带演出。1955年回广州。在传统唱腔基础上,创造独树一帜的“女腔”。擅演《搜书院》、《关汉卿》、《山乡风云》等剧。历任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广州粤剧团艺术总指导。●详细解释:粤剧演员。原名邝健廉,广东开平人。女。十三岁学艺。演旦脚。1945年后在港澳及东南亚一带演出。1955年回广州。在传统唱腔基础上,创造独树一帜的“女腔”。擅演《搜书院》、《关汉卿》、《山乡风云》等剧。历任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广州粤剧团艺术总指导。★红线女(1924年12月27日-2013年12月8日),原名邝健廉,女,汉族,祖籍广东开平,中国当代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派艺术创始人。2009年,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2013年12月8日,因突发性心肌梗塞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红线女是粤剧艺术的一代宗师,红线女开创了中国粤剧史上花旦行当中影响最大的唱腔流派之一—红派艺术,为岭南粤剧艺术乃至中华文明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1、该学会是由曹禺、张君秋、张庚、常香玉、红线女、陈伯华、袁雪芬等发起倡议的。
2、但黄英谋谦逊地说,那是因为红线女善唱,因而把曲子唱活了。
3、萧逸的作品有:《饮马流花河》《红线女杰》《马鸣风萧萧》《甘十九妹》《无忧公主》《西风冷画屏》《白刃》《白如云》《长剑篇》《风尘谱》《风雷谷》《凤点头》《海无颜》《红灯盗》《金鸟坠》《金玉鸣》《劲草吟》《还魂曲》《浪淘沙》《龙吟曲》(《天龙地虎》)《那彩云》《七禽掌》《千里仇》《十锦图》《双女侠》《天岸马》《天魔卷》《笑天录》《艳阳雷》《战云飞》《壮士图》《长剑相思》《冬眠先生》《飞豹扬鹰》《飞象过河》《凤栖昆仑》《孤剑天涯》《含情看剑》《红线金丸》《鹤舞神州》《虎目蛾眉》《花芯八剑》《剑魄珠魂》《剑气红颜》《剑气珠光》《金弓姹女》《金弓女杰》《金剪铁旗》《泪洒江湖》《魔法神功》《冷剑烈女》《潘郎憔悴》《七道彩虹》《旗影飞虹》《千面郎君》《塞外伏魔》《神州一剑》《桃李冰霜》《天骄驭龙》《铁骨冰心》《铁雁霜翎》《五刃枭雄》《西山翠冷》《雪岭珠魂》《雪落马蹄》《摇光剑影》《鹰飞鹤举》《鱼跃鹰飞》《玉兔东升》《春江万里情》《今宵月下剑》《锈旗怪侠传》《血雨溅花红》《三十年断剑恨》《武林二十四令》等。
4、秦小梨演出的《肉山藏妲己》、《大闹盘丝洞》等名噪一时,与芳艳芬、红线女、白雪仙并列为“四大名旦”。
5、为嘉许她对粤剧的贡献,广州市政府于九六年成立红线女艺术中心。
6、浸会大学将于十一月八日举行的第四十六届毕业典礼上,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予陈鸿渭教授、邝健廉女士(名伶红线女) 、谢安如先生和唐信教授,以表扬他们在学术、科研和专业上的卓越成就,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7、海内外的广府人都知道,哪里有粤语,哪里就有红线女的“红派”曲腔。
8、红线女自如地驾驭力度、旋律,做到)心里有丁板”,蓄势在)望”字拉长腔,引出王昭君冀盼)寄声入汉邦”,一段)子规啼”小曲,红线女从人物出发,以情带声,腔随情主,吟唱王昭君的心声,在)悲歌一曲”四个字,红线女运
9、为家中独子、妻为名伶红线女
11、艺人名称:红线女
12、红线女的艺术代表着当代粤剧旦角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岭南文化瑰宝。
13、仙侠公孙大娘炼就五花宝剑,由虬髯公、聂隐娘、红线女、黄衫客、空空儿各带一口,下山授徒。
14、明梁辰鱼《红线女》第一折:“一旦窃发,玉石俱焚……虽然未露萌孽,不敢顿失军机,日夕包含,好闷人也呵!
15、女艺人红线女
16、邓梓峰先生及郭羡妮小姐,演出的歌手有谭咏麟先生,杨千?小姐许志安先生陈慧琳小姐苏永康先生陈奕迅先生及王杰先生,而粤剧名伶红线女亦专程由广州来港献唱。
17、前文曾提及的伶星分家,其实没维持得多久提出后的翌年即1953年,马师曾和红线女便加入了中联的阵营, 1955年电影界人士为伊秋水遗孤拍后窗,新联亦积极邀请伶星合作,争取粤语片观众。
18、代拟,就读于圣保禄小学及九龙总商会学校,是名校番书女,自小跟外婆居住,由姨母介绍,认识了红线女入了戏行。
19、薛觉先红线女马师曾凤凰女主演
20、(亚文)一瓣心香献梅师红线女在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 00周年的活动中,作为一名粤剧演员,能到北京参加上这个盛会,我感到温暖,同时也感到十分自豪。
21、一代戏曲艺术大师邝健廉女士(红线女)是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表演艺术家之一。
22、以前在湖南洞庭湖里就有是一路字号称为“雁团”的盗贼,始于清朝末年,首领姓张,排行第三,人称“贼魔”,曾在军中为官,据传此人有神鬼难测之术,可与古代“白猿公、红线女、昆仑奴”之类的人物相提并论。
23、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
24、中国文联副主席张君秋,中国剧协副主席郭汉城,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马博敏、刘长瑜、尚长荣,湖北省艺术研究所所长余笑予,川剧表演艺术家陈书舫,北京戏曲学校校长孙毓敏,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汉剧表演艺术家陈伯华,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史敏等先后发言,就深化改革、进一步繁荣我国戏剧事业,丰富我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