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扇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93
更新于

毛扇:máo sh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羽毛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庾穉恭 为 荆州 ,以毛扇上 武帝 。”《南史·后妃传上·宋明恭王皇后》:“太后尝赐帝玉柄毛扇,帝嫌毛扇不华,因此欲加酖害。”

1、星期四下午第一节课,我们上了一节劳技课。老师教我们做折扇。扇子的种类有很多:木扇、折扇、羽毛扇今天,我们用纸做折扇。

2、这是非洲女巫假装用羽毛扇风时的迷人姿态。

3、清朝康熙年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诸葛草庐诗》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image.png

4、最让人难忘的,也最让人瞧不起的,不是那几个愣头青造反派而是他们背后的摇羽毛扇的军师。

5、它的翅膀就两把巨大的羽毛扇,它的尾巴像扫把一样,一下就把鸡舍扫的干干净净了。

6、报告开头,他一边摇着蒲扇,一边问大家:“你们看看我像不像摇羽毛扇的那个诸葛亮?

7、羽毛扇只是在夏日的微风中才有所作为。

8、老鸨看了一眼林轩凤,摇了摇羽毛扇。

9、豆腐干、梅干菜系列、蒜菜、欢团、布鞋、羽毛扇等。

10、党内的老同志回忆,王稼祥一向不好玩,总愿意沉思问题,属于“摇羽毛扇”的“智囊”型人物。

11、孔雀那小巧的头上像插着几朵翡翠花,展开的彩屏像一把巨大的羽毛扇,一个个黑环,黑、绿、黄相间,像是无数只大眼睛

12、她的秘藏:她那上了锁的抽屉里有几把陈旧的羽毛扇麝香熏过的带穗子的舞会请帖和一串廉价的琥珀珠子

13、此刻才到这座庙门外,见那些买吃食吃吃喝喝,沿街又横三竖四摆着许多笤帚、簸箕、掸子、毛扇儿等类的摊子担子。

14、出处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小说和戏剧上的诸葛亮,几百年来在群众中,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形象,即所谓摇羽毛扇的人物。

image.png

15、也作“摇羽毛扇”。

16、说雪峰同志在北京军区是给司令员“摇羽毛扇”的。

17、羽毛扇种类有100余种,主要有诸葛扇、桃形扇、圆形扇、半月扇和绒折5种。

18、贤孝门鸡毛扇:产生于明末,祖传手艺至今。

19、小卧龙听完了萧家老族长萧常安讲的梦境以及见到的其他异常现象,从容地摇了摇鹅毛扇,嘴里默念着什么,倏然,大惊失色,颤声道,不好!族长兄,萧家大难临头。

20、湖州羽毛扇花色品种繁多,约有百余种,其主要有五种:如诸葛扇、桃形扇、圆形扇、半月扇和绒折扇等,其中桃形扇其形似筹桃,人们作为寿礼馈赠,工艺水平高超,造型美观,是湖州羽毛扇厂众多产品中的佼佼者,一九八一年全国扇子质量评比中它和半月扇一起被评为全国同类产品的第一名。

21、七淡然若定,神色不变,泰山崩而面不改色,除了手中只有骨头,没鸡毛扇子耍帅之外,俺现在简直就是诸葛武候转世。

22、恰如其名,蜂窝式扬声器的造型就像是一个雅致的蜂窝,而且它是可安装在墙上的。1见面之前,他给我的印象是翩翩佳公子,清瘦、雅致,手摇羽毛扇,不过从来见面不如闻名。

23、鹅毛扇以白鹅翎羽制成,也有呈灰色者。

24、他们几人连成一气,有摇鹅毛扇的,有出头露面的。

25、赵宏恩在《诸葛草庐诗》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26、我们对一个正在学汉语的外国人说:“他是一个摇羽毛扇的人物”,这要求他要了解多少中国文化背景呀!

27、清?张燕昌《羽扇谱》记载更详,说羽毛扇“古今注谓其制起自殷高宗,周礼巾车为重翟。

28、扇子的种类有很多:木扇、折扇、羽毛扇……今天,我们用纸做折扇。

29、要血债血还,把造反的下级军官们连同摇鹅毛扇的愤青北一辉一刀全给宰了。

30、隆格维尔公爵夫人是投石党人中一位摇羽毛扇的人物。

31、全新诠释的三国典故,永远的三国英雄幽默大师周锐的最新创作《幽默三国》(之二、之三)让你在连天烽火里偷偷笑着,爱不释卷地快乐地阅读,奇幻的情节,幽默的语言,诡异的插图,周锐的最新创作《幽默聊斋》(之二、之三)让你在炎炎夏日里打着小小的鸡皮疙瘩,满心快乐地阅读;在两册《幽默三国》里,曹操依然会时不时地做上一首诗,感慨一下魏延的胃炎、蒋干的被人运动,甚至吃素的狼等等;周瑜依然会时不时地嫉妒一下诸葛亮,不服气地比试一下武轮椅、智慧鹅毛扇,甚至信箱等等;诸葛亮依然会时不时地发明一些新玩意,让他的IQ玩转玩具版木牛流马香蕉箭弹、甚至减压诸葛枕等等……忠厚的鲁肃、鲁莽的张飞、不服老的黄忠,甚至大乔小乔等三国人物都来了一次全新的形象展示。

标签: 毛扇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毛扇

本文网址: https://www.moushishe.com/post/42388.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