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具茨:jùc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山名,在今河南省密县。北周庾信《周五声调曲·变宫调》:“具茨应不远,汾阳寧足随。”唐钱起《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睿想入希夷,真游到具茨。”★1.山名。在河南省禹县北。又名泰隗山。即「具」。《庄子·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後车,至於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释文:「茨,一本作次,山名也。在荥阳密县东,今名泰隗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潩水》:「大騩,即具茨山也。」;唐、杜甫〈蘷府书怀四十韵〉诗:「不必陪玄圃,超然待具茨。」2.宋、晁冲之之号。
1、具茨山古来就建有黄帝拜华盖童子祠、轩辕阁、风后祠、黄帝迎日推策台、黄帝女儿梳妆台、三宫、嫘祖庙、黄帝大宗祠、黄帝屯兵洞、黄帝避暑宫、幽胜宫、黑龙潭、白龙潭、日月潭等古迹。
2、载:“黄帝见大隗于具茨之山。
5、古迹有明代御封紫云书院,黄帝具茨山会大隗处,春秋老君洞,商周姜子牙故里,财神赵公明洞,楚六王冢,令武将军墓祠,宋焦赞、孟良山寨,明芙蓉洞。
6、因为具茨山岩画断代肯定是一个大难题,但是并不妨碍对具茨山岩画进行分类和分期,用类层学的方法将具茨山岩画分期是十分必要的。
7、里更明确指出:“黄帝登具茨山,升于洪堤上,受《神芝图》于华盖童子,即是山也。
8、不仅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
9、北魏水文地理学家郦道无(466-527)在经过大量实地勘察后写的《水经注》里说:“黄帝登具茨山,升子洪堤上,受神芝图于华盖童于。
10、具茨山外夕阳多,展江亭下春波满。
11、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
12、仍以颍川逼于城市,乃卜居阳翟,诛茅种药,山衣野服,逍遥于林圃之间,出则柴车鹤氅,自称具茨山人。明隆庆元年(1567年),正圆和尚(姓陈,福建省惠安县人)进寺诛茅抉莽,立志复整寺院,恢复寺业十之二三。
13、宋晁冲之《晁具茨集?复以承晏墨赠法一》诗:“我闻江南墨古有诸奚,老超尚不如庭?。
14、具茨云木老,大块烟霞委。
15、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的具茨山(又名大隗山)主峰风后岭上。
16、《庄子?徐无鬼》载:“黄帝见大隗于具茨之山。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