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宠禄:chǒng l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谓给予宠幸和富贵。《左传·隐公三年》:“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2. 谓荣宠与禄位。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贫贱不相顾盼,富贵何假提擕?不贪宠禄荣华,愿君知儿怀抱。” 明 李东阳 《宜阳引》:“古来宠禄易骄奢,今人尚忆贫时否?”
1、毫分;岁月屡迁,犹坐贪于宠禄。
2、清邑副贡何艮曾题《谢康乐庙》五言诗一首:“先生六朝秀,敛迹谢宠禄。
3、其一,“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说明骄奢淫逸来源于娇纵溺爱;其二、受宠爱就会变得骄横,骄横就不会安于自己地位低下,地位低下就会有怨恨之心,心生怨恨就不会安分守已;其三,从此以后,地位低贱的就会欺压地位尊贵的,年纪小的就会想办法凌年纪大的,关系疏远的就会找机会离间关系亲近的,新的离间旧的,小的欺凌大的,淫乱的就会破坏有道德的。
4、布衣”二句收束全篇,上句言召平隐居种瓜,以布衣平民之身得以安享天年;下句言萧何虽宠禄有加,却犹如膏火自煎,故宠禄不足赖也。
5、炀帝纪上》:“岂得保兹宠禄,晦尔所知,优游卒岁,甚非谓也。
6、朝养触邪之兽,庭有指佞之草,祸戮可以忠逃,宠禄可以顺保。
7、唐司空图《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何以祝之,祝公之福,险夷不渝,保是宠禄。
8、还似村家无宠禄,时将邻叟话幽栖。
9、观王位登台衮,庆流后嗣,保兹宠禄,实仁厚之所致乎!
10、似的王朝更迭和杀夺,人命危浅、朝不得夕的恐怖和悲哀,使得许多具有觉醒意识的诗人,包括公卿身份的诗人,产生了“膏火白煎熬,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焉足赖”这样的认识。
11、《传》称:“骄奢淫佚,宠禄过也(11)。
12、人渴雅不欲以富贵骄人与士大夫处敬恭不怠暇日闭户焚香读书不轻出事亲孝承事公没哀毁骨立?卧病久而后能起太孺人有不豫昼夜躬视汤药及已病笃值太孺人亦有疾惧其问而伤也戒勿以告家人不得已告之比临视哀感愦乱绝而复苏戒其子鹿曰吾母若母若等当务孝养励志读书勉自成立毋徒恃宠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