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议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89
更新于

论议:lùn y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管子·轻重丁》:“父兄相睹树下,论议玄语,终日不归。” 唐 韩愈 《与李翱书》:“持僕所守,驱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间,开口论议,其安能有以合乎?”2. 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所表示的意见。亦指思想认识、境界等。《荀子·非相》:“然而﹝ 桀 紂 ﹞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 宋 洪迈 《容斋三笔·贤士隐居者》:“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使其羞白心于人前,则不若伏藏其论议,荡涤秽恶,俾众清明,容性解之竺生,以起人之内矅。”3. 议论文。《后汉书·孔融传》:“所著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凡二十五篇。”

1、这些建议详尽阐释委员会在7月份会议中讨论的整体策略,其中包括为持牌银行而设的定期回购交易以及扩大贴现窗操作的安排。组委会将根据选出的摘要,设定会议讨论议程及分议题,与会者在抵达会场后方可由摘要集获知会议详细日程及每一报告的具体安排。

2、邈莅官简惠,达于从政,论议精密,当时多谘禀之,触类辩释,问则有对。

3、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

4、何启胡礼垣《新政论议》:“为父母者孰不欲知其子之心曲隐微,而置其子於安乐得所。

5、时詹徽为左,论议不合,每面折徽,徽衔之。

6、何启胡礼垣《新政论议》:“中国风角形家,岂能破其大惑。

7、文中描写亮胸怀坦荡、“人人见其肺肝”、“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而奔走呼号,虽累遭挫折,但仍然百折不回,以及他“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的超迈的才气和特有的个性等,表现了陈亮英雄豪迈的性格、博古通今的才华和疾志不渝的爱国情操

8、酒光烛影方熊熊,论议飙发开我蒙。

9、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10、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生于春秋者也。

11、适《书龙川集后》)陈亮又长于政论,《宋史》本何以说他“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12、卷十九:“大迦叶所选得千人……知皆能论议,降伏异学。

13、王渥文章论议,与金末名儒雷渊、李献能比肩,很受斜烈重视。

14、《汉书?汲黯传》:“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

15、让我们继续讨论议程上的下一个项目

16、与彦之论议,重不能以学识对抗,于是避席曰:“辛君所学谓金城汤池,无可攻之势。

17、如臣所闻天下论议,炳之常尘累日月,未见一豪增辉。

18、孙盛以刻薄之资,承学于草窃乱贼之世,性习皆恶,故其论议类皆如此

19、当时论议可否及夏人从违,史皆失书。

20、关于佛教史迹,本书记载了佛陀降生(在迦维罗卫)、成道(在伽耶)、初转法-轮(在波罗[榜-旁柰])、论议降伏外道(在舍卫)、为母说法(在僧伽施)、为弟子说法(在王舍)、预告涅?(在毗舍离)、入灭(在拘夷那竭)的八大名迹以及其他遗迹。

21、盖少年盛气、师心自用、论议古今人是非得失。

22、六月十一日,敕令僧道二众在殿前论议,道士二人赐紫衣,僧门仍不得披着紫衣。

23、所谓一切摩?履迦阿毗达磨,研究甚深素?缆义,宣畅一切契经宗要,是名论议。

24、承宫传》:“数纳忠言,陈政,论议切悫。

25、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愤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为公卿,果然。

26、温故知新,论议通明,廉清修洁,行能纯备,虽前世名儒,国家所器,韦、平、孔、翟,无以加焉。

27、现在我们着手讨论议事日程上的主要议题。现在我们进行议事日程上的第四项。

28、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9、且然,士也者,又四民之聪明喜论议者也。

30、我们将继续讨论议事日程上的下一项。

31、’”(叶适《书龙川集后》)陈亮又长于政论,《宋史》本何以说他“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32、渥字仲泽,文章论议与雷渊、李献能相上下,故得师友之。

33、真堪笑,直钩论议,圆枘机筹。

34、与证伪“土豪岳母”的传说相比,更值得思考的是,“土豪岳母”为何引发如此轰动,为何被社会舆论议论得如此生动传神。

35、传》:“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

36、结果他们雇的说客成了媒体争议的话题,而且他们雇佣说客一事也成了国会的争论议题。

37、两小时后我们仍在讨论议事日程上的第一项。

38、察其论议,核其行事,并视其举主为何如人,则其人堪任与否,上早所深鉴,待缺简

39、明祝肇《金石契》:“元敬意度腾越,论议崇弘,言必称古,志将

40、论中并阐释了第一义悉檀与其余三悉檀的相互关系:一、诸余论议、诸余悉檀都可以破,第一义悉檀则离一切过失,不可变易,不可胜。(3)又如:诸余(诸般;种种);编辑部诸先生;诸恶(各种恶行);诸种(各种;各个种族);诸众(众多);诸相(佛教指一切事物外观的形态)。

41、何启等《新政论议》:“五曰分职守以?庶绩。

42、我们著手讨论议事日程上的第六项吧。

43、’: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

44、弱冠游乡校,督学使者惊其论议,以为前程不可限量

45、李石辅政,棱棱有风岸,士良与论议数屈,深忌之,使贼刺石于亲仁里,马逸而免。

46、论议正直,秉心有常。

47、由此观之,贤人深谋於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

48、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李肃]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录异,荐述后进,题目品藻,曲有条贯,众以此服之。

49、又佛自论议问答而辨理者,或佛弟子论佛语、议法相与佛相应者,亦称论议。

50、祝桐君论议音律精遂,使张鹤升堂入室,琴艺大进,并于同治三年(1864年),经祝桐君鉴定后,刊行《琴学入门》,此书二卷,上卷摘录《与古斋琴谱》,间有自己的议论;下卷专列琴曲。

标签: 论议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论议

本文网址: https://www.moushishe.com/post/55953.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