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借意:jièy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借同音的字表示双关的意义。旧题宋苏轼《东坡问答录·佛印讥谑》:“东坡戏之曰:‘佛印水边寻蚌喫。’佛印应声答云:‘子瞻船上带家来。’‘蚌’与‘家’二字借意也。”按:“寻蚌吃”意谓“寻棒吃”,“带家来”意谓“带枷来”。
1、守康回家惊见满桌是菜,当看见善本借意到访,不悦。
2、控告凶手,必须通过逻辑推理,不可假借意外、巧合或没有合理动机的嫌犯自白。
3、昔者,黄帝将甲子分轻重而配成六十,号曰花甲子,其花字诚为奥妙,圣人借意而喻之,不可着意执泥。
4、刘备惭愧愤恨,说:“竟被陆逊折辱,莫非天意?西厢,监督文宾读书之余,又经常借意折辱文宾。
5、清代翟灏《通俗编?识余?风人》言:“六朝乐府,《子夜》、《读曲》等歌,语多双关借意,唐人谓之风人体,以本风俗之言也。
6、欧罗巴精致的五官打上了灾难的烙印,但她艰苦地凭借意志力用微笑来展示新生。
7、借意于苏轼《定风波?咏红梅》词:“自怜冰脸不宜时。
8、刘禹锡的《竹枝词》以“晴”寓“情”,“晴”字双关借意,所以是风人体。
9、关于“风人体”之名之来由,清代翟灏《通俗编》卷三十八《识余?风人》载:“六朝乐府子夜、读曲等歌,语多双关借意,唐人谓之风人体,以本风俗之言也。
10、清?翟灏《通俗编?识馀》:“六朝乐府《子夜》、《读曲》等歌,语多双关借意,唐人谓之风人体,以本风俗之言也。
11、风人体的两个特征:一是双关借意,二是在使用了双关辞的上下句子中,都是上句述其语,下句释其义。
12、有维到「俊贤雅集」,却发现多禄躺在桌上休息;多禄问有维所到何事,竟发现没有恋爱经验的有维受邀到此与众驸马开讲谈婚姻,於是借意不上课。
13、苏灿与龙眼互相斗气,苏灿借意踩破了龙眼的艇,龙眼早有防备,在堕水前手急眼快,把苏灿和凝露也一起拉了下水,凝露被在游湖的汉卿救起,凝露觉眼前人似曾相识。
14、一假借也,有声义兼借,有借声不借意,有借意不借声,有借谐声兼义,有借谐声,有借近声兼义,有借近声,有借谐近声,有因借而借,有因省而借,有借同形,有借同体,有非借而借。
15、其花字诚为奥妙,圣人借意而喻之,不可着意执泥。
16、屈服,然而苏灿不为所动,令天锦更加气结,仁超居心叵测,又借意接近秋霜,秋霜情窦初开,被仁超翩翩风采所醉,芳心暗荡。
17、昔者,黄帝将甲子分轻重而配成六十,号曰花甲子,其花字诚为奥妙,圣人借意而喻之,不可着意执泥。
18、《通俗编?识余》(清人翟灏《通俗编》三八《识馀?风人》):‘六朝乐府《子夜》、《读曲》等歌,语多双关借意,唐人谓之风人体,以本风俗之言也。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