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十事:shísh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佛教指十个方面所造的善业、恶业。《四十二章经》:“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2.特指“十恶”。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吠舍釐城懈怠苾芻,谬于戒律,有十事出,违十力教。”参见“十善”、“十恶”。
1、又酌改章程十事:定盐务官制,裁盐政养廉,革掣规供应,灶课由场徵解,销引先正后馀,引目通融行销,收支力杜弊混,枭私商私并禁,掣验改复两季,甲商酌裁节费,下部议行。
2、《论十事札子》:“今则荡然无法。
3、上疏陈十事,曰整朝纲,省庶政,进善良,剔奸蠹,显公道,杜私门,广恩泽,实钞法,严武备,举封赠。
4、为保僧众个人的如法修持,大师订立了《修身十事》:1.不欺心;2.不贪财;3.不使奸;4.不用谋;5.不惹祸;6.不侈费;7.不近女;8.不外骛;9.不避懒;10.不失时。
5、酷吏传?严延年》:“义愈益恐,自筮得死卦,忽忽不乐,取告至长安,上书言延年罪名十事。
6、其《左传杜解补正》、《九经误字石经考》、《金石文字记韵补正觚十事》及《顾氏谱系考》等7种,均系辩正经史之书,有补考证查无干碍,应请毋庸销毁。
8、又作十德、十事功德。
9、五如牧人以杖,驱牛至牧场,如是老与死,驱逐众生命。若以刀杖害,无恶无害者,十事中一种,彼将迅速得。
10、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避。
11、辞官归里后,在呈英宗的谢表中力陈十事,说:“一曰崇圣志,二曰广圣学,三曰隆圣德,四曰子庶民,五曰谨命令,六曰敦教化,七曰清百僚,八曰齐庶政,九曰广言路,十曰君相一德同心。
12、奴客执事又当以十事供养长子。
13、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这年范仲淹五十五岁,由于他在边关抵御外来侵略立下了汗马之功,朝廷又将他提升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这次的升迁,为范促淹实现自己青年时代改革朝政,富民强国的理想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这年九月,仁宗皇帝在天章阁召见了范仲淹,他提出了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的改革方案。
14、上书言治道十事,帝以鼎达政体,事多咨访。
15、既至,发溥奸赃数十事,溥坐废;而震亦为溥讼,夺一官。
16、《进十事?无逸》:“以杜言者之口,然后流连忘反,不闻其过。
18、十九年,蹇义分巡应天诸府,访军民疾苦,黜免扰民之文武官吏,上疏条陈数十事奏行。
19、次年士疏条列办实业、练兵等十事。
20、侯恂疏陈十事,皆
21、唤做枕边灵,十事商量九事成。
22、《上言十事疏》:“计穷势迫,愿投充军,原其本情,岂所得已。
23、是年九月,以“金勤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名画一幅,赐陇西氏,又赐藕丝灯、暖雪灯、芳以灯、大凤衔珠灯各十盏;鸬鹚杯、琥珀杯、琉璃杯、金偏提各十事;月团凤转蒙顶等茶百斤;杯托寒具银坛饼数盒;又赐黄白金各千两。
24、崇宁星变求言,蒙疏十事,曰去冗官,容谏臣,明嫡庶,别贤否,绝幸冀,戒滥恩,宽疲民,节妄费,戚里毋预事,阉寺毋假权。
25、摘要惠施的“历物十事”是先秦名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26、召弓雅雨堂所刊书,传出惠松崖裒辑,君独摘其疏舛者数十事。
27、《答手诏条陈十事》:“范仲淹、富弼皆在两地,所宜尽心,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避。
28、岭海去天万里,用刑惨酷,贪吏厉民,乃疏为十事,申论而痛惩之。
29、入为工部员外郎,疏陈安攘十事。
30、陈法祖用人十事:“曰内阁不当专用词臣,曰词臣不当专守馆局,曰词臣不当教习内书堂,曰六科都给事中不当内外间阻,曰御史升迁不当概论考满,曰吏部乞假不当积至正郎,曰关仓诸差不当专用举贡任子,曰调简推知不当骤迁京秩,曰进士改教不当概从内转,曰边方州县不当尽用乡贡。
31、会清宁宫灾陈时弊十事多见采纳壬戌以久次升光禄寺少卿时藏用不足公疏浮费所当节者数事尚膳中官索上供逾额诋侮僚属又疏请司礼监惩之尝助献内上顾问近臣是非张御史邪?。
32、尚宝卿刘奋庸也上疏纠拱,给事中曹大野则抗章劾拱不忠十事,中有高拱擅权报复、排斥善类、超擢亲戚乡里门生故旧,以及亲开贿赂之门等等,穆宗不听。
34、赏修谱系为文,以示子孙略曰:“吾之儿子一莫不孝二亲;二莫弃本逐末苛毁师长;三莫盗贼累耻先灵;四畏四知为人仁义;五远五刑莫犯刑戮;六行六政宽以调民;七躬事廉俭敦厚自裕;八勤习经艺引文自饬;九用九思立德;十无忘好善;凡此十事行之是吾儿也。
36、传》:“君尊如天,臣卑如地,加有雷霆之威,彼将昼度夜思,始欲陈十事,俄而去五六,及将以闻,则有惮而削其半,故上达者财十二。
37、义愈益恐,自筮得死卦,忽忽不乐,取告至长安,上书言延年罪名十事。
38、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39、球应诏上言所宜先者十事。
40、纲乃摘其切于利民八十事,标以大指,乞镂版宣布中外,于是人皆昭知上德意。
41、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
42、元统元年,顺帝即位,首诏在廷耆艾,访问治道,升条上时所宜先者十事。
43、军书旁午,日应数十事。
44、这事被史家称为“十事要说”。
45、退而复采朝廷之阙失,政令之乖违,可以为保邦御俗之方、去蠹国残民之贼者十事,复为书,并上闻。
46、王夜梦十事不祥,求婆罗门占察之,彼言破金?女之身,出血以祷,可除不祥。
47、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
48、他的《答手诏条陈十事》,是“庆历新政”中建议改革弊政的著名奏章。
49、为去弊固边,丛兰不肯阿谀弄权的刘谨,上谏《边塞军务十事疏》。
50、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坏而不葺,则王者失贤,不肖混淆请托,侥幸迁易不已。
51、何建五议,纶摭十事,皆切于辅治。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