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盆:lán pé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梵语ullambana(俗语avalambana)的音译省语。即盂兰盆会。佛教徒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为追祭亡灵而举行的一种仪式。 唐 韩鄂 《岁华纪丽三·中元》:“孟秋之望,中气之辰;道门寳盖,献在中元;释氏兰盆,盛于此日。”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八八:“ 杭州 风俗闹兰盆,緑蜡金炉梵唱繁。” 郁达夫 《盐原日记诗抄》之七:“絶似 江 南风景地,黄昏细雨赛兰盆。”2. 浴盆的美称。 元 顾瑛 《天宝宫词》之四:“后宫学做金钱会,香水兰盆浴化生。”★农历七月十五日,祭拜祖先、无主鬼魂的仪式。参见「盂兰盆」条。
1、或以七月十五日能造佛盘盂兰盆。
2、目连痛哭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必假十方众僧威神之力,当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为母设盂兰盆斋供佛及僧,始克济拔。
3、188.杭州风俗闹兰盆,绿蜡金炉梵唱繁。
4、盂兰盆会又称中元灯会,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晚上,渔民祭鬼放“河灯”。
5、所举办的斋会,有水陆大斋、盂兰盆斋等。
7、关于盂兰(蜡烛):来自于盂兰盆节。
8、从此,盂兰盆会又叫鬼会。
9、佛教徒是日举行盂兰盆会。
10、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
11、《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记载,大同四年(五三八),梁武帝在同泰寺设盂兰盆斋。
12、而蜀中百姓历来都有在传统节日到佛寺中游乐的习俗,比如大年初一到寺庙烧高香、二月的观音会、四月的佛诞日、七月的盂兰盆会,乃至中秋、重阳、冬至等传统节日,人们也都习惯于到寺庙里去放生祈福,讨个吉祥。
13、目犍连尊者曾经为了救度母亲而于此日斋僧,沿传至今,每到农历七月十五日,佛弟子恪遵佛制,举办盂兰盆法会,打斋供僧,以此功德回向现世父母消灾延寿,七世父母得以脱离恶道。张君宝整顿太虚观,禁止众徒弟打斋做法事,要各人专心练武,张松溪、俞岱岩不服,并而投靠黑狗帮,预备打劫军钠,却被黑狗帮出卖,幸得张君宝相救,更出手教训黑狗帮,张君宝由是声名大噪。
14、座主、众僧、?斋主往灵坛上香礼拜,僧人诵《心经》、《往生咒》、《变食真言》,唱《莲池赞》,念“阿弥陀佛”。读疏文后,诵《心经》、《往生咒》、“三真言”最后,由主办盂兰盆会的功德至在“会榜”上
15、此习俗也得以流传万世,在汉传佛教中,每年七月十五日都要举行“盂兰盆会”,以拔济自己累世的父母六亲。
16、盂兰盆会是佛教重要的岁节仪规之一。
17、(另一系统演出本则作夫妇在玄妙观追荐亡灵时,意外重逢,最重相聚。盂兰盆会举行于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徒追荐和超度历代宗亲的佛事仪式。
18、在这一过程中,百姓对盂兰盆节、中元节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改造的作用是巨大的。
19、目犍连救母故事源于《盂兰盆经》。
20、受钵和罗饭者,正明受盂兰盆供,钵,乃出家人盛饭之器,梵语钵多罗,华方译为应量器,乃僧用六物之一,发轸钞云:「应法之器,谓体色量三者,皆须与法相应。
21、旧云盂兰盆是贮食之器者,此言误也。
22、主要有忏法、水陆法会、盂兰盆会、焰口等。
23、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
24、这就是盂兰盆会的缘起。
25、还要在盆会上演讲《盂兰盆经》。
26、佛事活动与节日主要有忏法、盂兰盆会等。
27、《盂兰盆经》云?「百味五果」。
28、贮纸钱,承以一竹,……谓之盂兰盆。
29、为什么称“盂兰盆会”呢?
30、浴佛节和盂兰盆节是一直流传到现在的节日,腊日虽然消失了,但驱傩活动仍以“跳灶王”等形式变相沿袭下来。
31、这种冥活多见于盂兰盆会所烧的法船(普渡船)上。
32、太室阙铭(汉)、少室阙铭(汉)、启母阙铭(汉)、堂溪典请雨嵩高庙铭(汉)、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汉)、新密汉画像石题记(汉)、巩义摩崖诗刻(汉)、中岳嵩高灵庙碑(北魏)、郑道忠墓志(北魏)、大海寺弥勒造像碑(北魏)、中岳嵩阳寺碑记(东魏)、回郭镇造像碑(东魏)、三堂寺造像碑(东魏)、洪宝造像记(东魏)、张琛墓志铭(东魏)、惠庆造像记(东魏)、大代华岳庙碑(北齐)、刘碑寺造像碑(北齐)、天保三年造像碑(北齐)、道邕造像记(北齐)、天保十年造像碑(北齐)、超化寺唐塔造像碑(北齐)、观音寺造像碑(北齐)、董洪达造像记(北齐)、都邑主丁思善造像碑(北朝)、唐太宗龙潜教书碑(唐)、观音寺碣(唐)、等慈寺碑(唐)、大唐纪功颂碑(唐)、少林寺金刚经刻石(唐)、天后御制诗书碑(唐)、法如禅师碑(唐)、王征君临终口授铭(唐)、封祀坛碑(唐)、潘师正碑碣(唐)、夏日游石淙诗交序(唐)、秋日宴石淙序(唐)、汉忠烈纪公碑(唐)、赐卢正道敕碑(唐)、少林寺戒坛铭(唐)、孟兰盆经摩崖(唐)、居正觉浮图铭(唐)、道安禅师碑(唐)、少林寺碑(唐)、景贤大师身塔记(唐)、郑曾碑(唐)、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唐)、净藏禅师塔铭(唐)、灵运禅师碑(唐)、赵冬曦墓志(唐)、永泰寺碑(唐)、寿春郡霍山县丞崔瀚墓志铭(唐)、敕戒坛碑(唐)、同光禅师塔铭(唐)、法玩禅师塔铭(唐)、会善寺戒坛记(唐)、大德大证禅师碑(唐)、大德演公塔铭(唐)、薛巽、崔蹈规夫妇墓志铭(唐)、状嵩高灵胜诗刻石(唐)、吴府君墓志铭(唐)、?宁等州节度使裴适墓志铭(唐)、老君造像碑(唐)、龙泉寺碑(后梁)、新修嵩岳中天王庙碑(宋)、御制中岳醮告文幢(宋)、冯京墓志(宋)、屯田员外郎辛惟庆墓志(宋)、冯京妻富氏墓志(宋)、太子宾客林潍墓志(宋)、王田墓志(宋)、王咸融夫人石氏墓志(宋)、冯京妻富氏之妹墓志(宋)、欧阳修夫人薛氏墓志(宋)、赵?墓志(宋)、会食宁神院题名碑(宋)、深公碑(宋)、黄庭坚诗书碑(宋)、三十六峰赋石刻(宋)、辛友直夫妇墓志(宋)、晋王庙宋真宗书碑(宋)、西上阁门使高州刺史王温墓志铭(宋)、欧阳?墓志铭(宋)、面壁之塔题字(宋)、达摩颂碑(宋)、欧阳辩墓志铭(宋)、欧阳墓志(宋)、欧阳?墓志铭(宋)、大定重修中岳庙碑(金)、重修唐忠臣李卫公庙记(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碑(金)、贞?重修清凉寺禅院记(金)、重修面壁庵记(金)、新修雪庭西舍记(金)、清河郡侯张思忠神道碑(元)、复庵和尚碑(元)、中岳投龙简诗碑(元)、少林寺裕公道行碑(元)、清河郡侯张思忠神道碑(元)、大藏经碑(元)、照公和尚塔铭(元)、息庵禅师道行碑(元)、达摩大师碑(元)、圣旨碑(元)、松庭和尚塔铭(明)、淳拙禅师塔铭(明)、重修慈云寺碑(明)、青龙山重修慈云禅寺碑(明)、南宗顺禅师行状碑(明)、徒公无方碑(明)、周王旨谕碑(明)、嘉靖重修卢医庙碑(明)、敕赐洞林大觉禅寺历代序碑(明)、嘉靖重修少林寺记(明)、鄢陵端僖王妃李氏合葬圹志(明)、嘉靖重修慈云寺碑记(明)、小山禅师行实碑(明)、解五岳图赠少林僧洪川广令歌碑(明)、游卢岩瀑布诗碑(明)、题达摩面壁诗碑(明)、道公禅师碑(明)、甘露台诗碑(明)、汉寿亭侯画像碑(明)、万历重修慈云寺千佛殿碑记(明)、登泰室诗碑(明)、谒中岳诗碑(明)、少林观武诗碑(明)、天仙白松图碑(明)、一峰园石刻(清)、醉翁亭记刻石(清)、虎牢关碑(清)、乾隆御制诗书碑(清)、乾隆题少林寺诗碑(清)、乾隆重修欧阳寺碑记(清)、建杨桥河神祠碑记(清)、司鼐墓碑(清)、贾峪地震碑(清)、重修嵩山少林寺碑(清)、公议断坡碑(清)、白氏世谱石碣(清)、荥泽大工纪功碑(清)、海上桥大劫文石碑(清)、堤东正俗碑(清)、《瘗鹤铭并序》碑(清)、后周皇陵御制祭文碑(明、清)。
33、《盂兰盆赋》:“壮神功之妙物,何造化之多端。
34、浅析盂兰盆会在中国的民俗化
35、东京交通平均时速仅为18公里小时,比一个马拉松运动员还要慢。一旦联结首都圈的三条环线路完工,主干线道路网络完备,交通速度将提高到25公里小时,可以与盂兰盆节和新年假期时相提并论了。
36、也有在十四或十五日晚上泼水饭于十字路口,或请佛教徒办盂兰盆会,俗称赏孤。
37、由是乃着圆觉华严及涅盘金刚起信唯识盂兰盆法界观行愿经等疏钞及法义类例礼忏修证图传纂略。无障碍法界观是观想一切染净诸法,皆是重重无尽的法界,全此全彼,互无障碍;这就是修习普贤境界。
38、故《盂兰盆经》佛为目连尊者说孝子救母之法,也是后世弟子应行之事,即“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39、指盂兰盆供所
40、是日,上幸安国寺观盂兰盆。
41、静权法师讲《地藏经》、《盂兰盆经》等孝经,常引古人诗文,孝敬父母、师长之教导,世间孝如《文帝劝孝诗》说∶「恩大如天不可忘,恩深何以报高堂,追思父母劬劳苦,罄笔难书泪一行」。
42、目连救母故事而衍生的“盂兰盆会”。
43、兰盆放置最好坐北朝南,可以防止寒流的直接侵入
44、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於汝也。
45、主要论述鬼节、中元节和盂兰盆节的基本特点和主要活动。
46、盂兰盆节少不了的是盂兰盆舞。
47、孔雀雄者毛尾金翠,殊非设色者仿佛也。唐时盂兰盆供极为奢丽,往往饰之金翠。
48、《盂兰盆》梵名Ullambana的音译。discoverhongkong -文化历史巡礼-盂兰节
49、据佛经中的《盂兰盆经》记载:“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
50、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有放河灯拯孤照冥的习俗。
51、原是依据《盂兰盆经》目连救母的因缘而起,最早为梁大同四年(538)武帝于同泰寺设盂兰盆斋。
52、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
53、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
54、久而久之,就有了盂兰盆节这一节日。
55、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57、他在同泰寺举办“盂兰盆斋”,此后此仪遂在民间普遍流传。
58、这也是盂兰盆会的变相吧。
59、首先是净坛绕经,即绕诵盂兰盆经。
60、据盂兰盆经所载,佛弟子目?连,以天眼通见其母堕在饿鬼道中皮骨连立,日夜苦痛相续;目连见已,以?盛饭,往向其母,而其母以恶业所感受报,饭食皆变为火炭,目连为拯救其母脱离此苦,乃向佛陀请示,解救之法,佛遂指示目连於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美味饮食置於盂兰盆中,以供养三宝,仗三宝慈悲力,威神功德力,得救今世乃至七世父母之罪业。
61、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
62、看到上图山的一边刻了很大的“大”这个汉字吗?我们猜想在盂兰盆会或其他的日本传统节日中,可能会起火点燃这个部分吧?
63、因为在节日期间,日本人会回到祖籍和那些活着及死去的亲属团聚,盂兰盆节也有了家庭团聚的因素。
64、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
65、五台山佛教史上,僧人曾多次举办水陆道场、无遮大会和盂兰盆会。
66、飞雁洞佛道社于红?分堂设有灵牌位安奉服务,方便善众奉祀先人;至于观塘总堂则于每个周日上午举行祈福、礼斗及拜忏功德,祈福超幽;每逢星期六、日,梅窝分坛及观塘总堂更会分别举行扶乩活动,协助善众解决疑难。中元盂兰盆会报赛神功,乡民奉祀北帝,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乡俗北帝出游,例必建醮演戏,各坊争扮彩色随驾,作水陆道场超幽,奉神驾环游榄乡大涌水道,在清初已盛极一时,乾隆壬午年及癸未年,通乡所出水色(又叫水嬉),多至十八九座。
67、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等。
68、盂兰盆会,也称盂兰盆斋、盂兰盆供。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