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96
更新于

雅俗:yǎs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文雅和粗俗。汉王充《论衡·四讳》:“雅俗异材,举措殊操。”《南史·张欣泰传》:“欣泰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輒著鹿皮冠,衲衣锡杖,挟素琴。”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七:“今人诗且未论雅俗,但开卷看其题目,即可望而辨之。”鲁迅《且介亭杂文·答<戏>周刊编者信》:“这也并非全为了用这来区别人上下,雅俗,好坏。”2.雅人和俗人。《晋书·段灼传》:“艾(邓艾)性刚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协同朋类,轻犯雅俗,失君子之心。”《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且明公本自诸生,取乐名教,道风素论,坐镇雅俗。”李善注:“王隐《晋书》,刘琨表曰:李术以素论门望,不可樵采同日也。《孙绰子》曰:或问雅俗,曰:涇渭分流,《雅》《郑》异调。”宋柳永《一寸金》词:“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靚妆艷冶。”清李渔《风筝误·请兵》:“故此在兵部乞恩,补了这边的缺,原只説来坐镇雅俗的,不想一到地方,就多事起来。”3.指雅正的风气。唐杨巨源《薛司空自青州归朝》诗:“已变畏途成雅俗,仍过旧里揖清风。”★高雅与庸俗。汉.刘熙〈释名序〉:「名号雅俗,各方名殊。」《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雅俗所归,惟称许郭。」

1、但让杂志编辑没有到的是,这篇广告竟然激发了一个伟人创作游戏的灵感,他要把这个灵感制作成一个充满趣味而且雅俗共赏的游戏。

2、古窑器的片纹与釉色都是随着窑焰而自然生发的,这两者又往往妙契呼应,色因窑焰而变化,而其雅俗亦是仁智互见,一般来说以纹线明朗爽快兼曲折有致者为上。

3、后宫失火被焚,就新造仙华、神仙、玉寿三座豪华宫殿,又剥取庄严寿的五九子铃装饰殿外,凿金为莲花,贴放于地,令宠妃潘氏行走其上,就是“步步生莲花”。喜画雪里寒梅、老树新花、铁干虬枝,挺拔劲松、顶天立地,傲然雄鹰、虎视长空,“朱氏麻雀”、生机勃勃、独树一帜,琼玉寿桃、雅俗共赏,无不墨意淋漓,气足神旺。

4、艺术上宗法王铎,博观约取,终将王铎的艺术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面目,并难能可贵地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

5、随着出版的改革发展,上海百家出版社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在自组选题和合作出版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出版了一批格调清新、品位高雅、适应市场、极富特色的文学艺术、文化教育生活、少儿等众多特色的品牌书系,诸如余秋雨主编的“典雅艺术普及丛书”、“雅俗中国丛书”、“西方高科技惊险小说丛书”、“西方灵异小说丛书、“前沿科学探索书系”、“百家文学之旅”、“百家建筑之旅”、“百家艺术课堂文库”、“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历史文化书系”、“人与自然丛书”、“戏剧艺术三十年丛书”、“财富人生七年七十人”、“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金性尧全集”等一大批颇具水准的图书品种,以及“走向成功”、“灿烂在六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课程导学丛书”“熊晓东高中数学专题讲座系列等一批深受欢迎的教育辅导类图书,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6、冰糖葫芦,雅俗共赏,老少兼宜。

7、称“燕乐”,民称“燕歌”,雅俗兼备。

8、各种彩灯,做工精细,雅俗共赏。

9、雅俗共赏、土洋并举不只是口号。

10、纯朴丰盛,雅俗共赏,四季皆宜。

11、那神态,那神姿,雅俗相间,令人忍俊不禁,回味无穷

12、念白,打引一般为本地音配中州韵,韵押十三辙,因而具有鲜明的大众性和雅俗共赏的特征。

13、方俟坐镇雅俗,表率庶官,颐养或乖,腠理生疾,屡陈章疏,乞遂退闲

14、历尽沧桑灵液暖,浴来雅俗客尘蠲。

15、中国古典词学批评中的雅俗论

16、明清戏曲批评中的雅俗批评

17、《中国家装》杂志所有的内容都完全按照消费者在家庭装修中的需要设置,陆续开辟有:“我爱我家”、“设计人”、“温暖SHOPPING:(家装购物园地)”、“好盘推荐”、“花花饰界”、“指东打西”、“家装工艺面面观”、“省钱”、“四季家装风格巡礼”、“欧洲纪行”、“网上置家”等栏目,所有栏目的内容均取材于全国各地的家装实例以及材料生产商的专业介绍,文字内容清新明了、雅俗共赏,图片精美实

18、游人闲坐亭边,效仿古人曲水流觞的雅俗,饮酒赋诗,你唱我和,悠哉乐哉。

19、然而,乾隆末叶对于中国戏曲舞台而言,恰恰重要的转折时期,出现了雅俗纷争的局面

20、二百我听着大张哥就觉得别扭,心说张起灵同学你的外号能再土点吗?闷油瓶也算是雅俗共赏,想不到你曾经还有一个更乡土的名字。大张哥,干脆叫你张鱼哥得了。南派三叔 

21、歌舞伎也和京戏、歌剧一样,情节和戏文都是固定的,内容则多取自历史故事,而以描写情理的冲突与矛盾者居多,所以能雅俗共赏。林文月 

22、他为花鸟传神,为走兽写照,彩墨交辉,素艳清新、雅俗共赏,有其独特的风格。

23、《张来初行卷序》亦云:“世间雅俗之辨,或竽或瑟,来初则玉箫之清啭也;或为家鸡,或为野鹜,来初则鸾翮之高骞也。晓来残红满院,本易怅触愁情,然词人添上一句“唯有游丝千丈晴空”,情绪遂随物象扬起,给人以高骞明朗之感,音调也就高亢起来。

24、火山村镇朴拙淳美,那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大美。

25、宋代诗话中的雅俗论

26、俗文学哺育了高雅文学,同时也培育了广大市民阶层的受众,培育了现代文学市场。其次, “两个翅膀论”故意在严肃文学、通俗文学与低俗文学之间制造混乱,故意曲解“五四”新文学一步步民族化、通俗化,雅俗共赏的历史,为低俗文学鸣锣开道。

27、声调和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28、可说契理契机,而又雅俗共赏。

29、主张理学应贯穿于雅俗之中。

30、精神文明四海扬,百花齐放争群芳。阳春白雪都敞亮,雅俗共赏满心房。掌声雷动歌欢畅,精湛表演皆当行。世界戏剧日,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有精彩上演,每天都有快乐放映。

31、在她一剪一刀下,都能刻画出一个个可亲、可爱、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新境界,因此她剪出了许多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

32、他的作品清朗秀逸、雅俗共赏,构图错综变化,不拘成法而蕴含深厚,他工笔写意无所不能,最善者牡丹、菊花也,他曾八下牡丹之乡、七上浮来山菊花园观察写生,画下了千幅写生草稿。

33、安昌历史悠久,民风雅俗丰厚。

34、群众对西府曲子戏剧目有:“不卑不亢、刚柔合宜、不野不文、雅俗共赏”的赞语

35、玉帛樽俎之仪,节文乃备;金石匏革之奏,雅俗始分。

36、这台节目,有声乐也有歌舞,还有曲艺,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37、他的画雅俗共赏,因此很受大家欢迎,销路甚好。

38、随着京剧在清末民国时期的发展,一种演员与观众之间捧角文化逐渐产生,参与的“捧角家”来自于有钱商人、文人、学生、清代遗老等,他们用赠诗、写剧评、捧场、经济援助方式与演员们建立私下的关系,并进一步一起认同其所支持的演员,并希望所支持的演员能有好的形象和地位。●市井文化雅俗共赏、老少咸宜,是当代社会最为活跃的文化样式●从“捧角”到“炒星”的流变,表明市井文化亟需健全的文艺批评●当年市井白话文挽救了中国文学的危机,如今困境中的雅文化也有可能从火爆的市井文化中找到新的生长尽管追星热”受到舆论普遍批评,流行歌曲磁带依然好销。

39、微笑是盛开在人们脸上的一朵美丽的花,时时刻刻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微笑是一首传统的、流行的歌,每一个音符流露出来的都是真诚。一次定格的微笑便是一幅雅俗共赏的风景画,含蓄又不失斯文。

标签: 雅俗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雅俗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2555.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